爷爷出去工作两个月了,奶奶也回老家探亲也将近一个礼拜。日子就是这样波澜不惊的前行着。
我跟先生说,等孩子临上学的那个暑假,咱们去趟南普陀寺,然后再回趟东北老家……这是2017年12月的生活碎片。谁曾想我的孩子大了,新冠肺炎也来了。
在它肆意横行的三年里,我的孩子像所有的孩子一样,默默的长大了。而我们出行的愿望,也随着全球疫情的爆发,原地泡汤了,我们哪也没去。
的确,时代的每一颗微尘,落在普通人的身上,都是一座大山。但是别怕,既然头顶有大山,那就要做自己的愚公,笑着与命运斗争到底。
回看2017年的囍哥,那是他刚刚1岁多一些,我那会也是兼职老师,时间比较自由,每天最幸福的时光就是和囍哥在一起。
我和囍哥看绘本,我发现他特别愿意看《我爸爸》这本书。而一起看绘本《我妈妈》时,他总喜欢摸书中画的妈妈,那鼻子上的红色爱心。
看着囍哥软糯可爱的样子,我真想钻到他的心里,看看他到底在想什么。还有一个绘本叫《爷爷一定有办法》。
我曾经拿过来问他,你知道哪个是爷爷吗?他胖乎乎的小手,指着上面那个白胡子老爷爷。我那会又激动的想哭了。
因为,我在想我的爸爸,囍哥的姥爷。
如果我父亲在世该多好。他肯定也会叫我的孩子为“赖吧子”,或者是给孩子起一个,更让人想不到的“雅号”。他肯定也会给我的孩子,讲各式各样的故事。给我的孩子买各式各样的书。
我的战友,发小儿第一次看见囍哥时,对我说,真像伯父啊!唰的一下,我的眼圈就红了,眼泪差点掉下来。
基因血缘真是强大,在囍哥的身上,有太多亲人的影子。
我常常幻想,如果我父亲健在,看见他不着调儿的女儿,也当了妈妈,会不会睥睨着我说,“哼,没想到,我的赖吧子也能当妈妈……”
我也依稀记得囍哥刚出生的时候,婆婆抱着孩子,看着孩子说,哪块儿哪块儿特像我的先生。
就是那一刻我似乎体会了,全天下婆婆的心情。是啊,每一个男孩子也是从这么个小娃娃,慢慢长成少年,青年,最后成为人夫人父的。
我虽然没有经历,婆婆抚养我先生的生活,但我已经踏上了抚养我孩子的旅程。这终将是一场双向奔赴和渐行渐远的旅程。
所以孩子是一个乃至几个家庭的希望,他是天使,是“恶魔”,是全家的纽带。
不看绘本的时候,我还喜欢抱着囍哥跳舞。虽然我的舞蹈跳的不专业,也没有基功。但在青春少年时,在部队文工团那芳华岁月时,练就的舞蹈感觉依然还在。所以让现在的我随便跳两下,就显的颇有专业范儿。
所以,经常有好友问我,老了一起约广场舞啊。我心想,姐们不愿意跳那玩意儿。要跳,不当领舞,也得站在第一排。
有一次,我抱着囍哥跳舞。他伸出手,嘴里啊!啊!啊!的叫着,然后指着电子琴,让我给他放音乐。哈哈哈,这小小的人儿,竟然知道跳舞要放音乐。
跳着半截,忽然他忽然跑到了楼梯口,摇晃着小铁门,然后又跑到我身边,嘴里发出,“嗯嗯”的声音。我意识到,孩子是不是要拉臭儿?我问他,四囍宝宝你要下楼拉臭吗?他点点头。
我打开门,抱他下楼。他从我怀里挣扎出来后,软糯的、慢慢的跑到厕所,坐在绿色的小便桶上,萌萌的看着我,使劲拉臭的那个样子,怎么也忘不了……
孩子,你不知道我和你的爸爸到底有多爱你。当你抬头看着妈妈和爸爸时,你的眼里能看见你自己。
当爸爸妈妈低头看你时,我们看见的是自己。
所以,孩子你的前半生,我和你爸尽量多多参与,为你加油喝彩,为你遮风避雨。你的后半生也请允许我们参加,我们不打扰你的生活,只希望你常回家看看,看看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