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取决于方方面面

一直以来,只有以自己高度的专注力,才能取得高效的工作,直到我读了《每天最重要的2小时》这本书,我才知道,原来不是这样。

作者乔西.戴维斯博士,利用神经学和心理学的研究,为我们讲述了想要得到”高效的2小时“的五个策略:

策略一:在日常工作中,认清最重要的事。

这里提到了本书最重要大一个词”抉择点“。

通常我们每一天都是由一些列习惯性的神经常规程序组成的:起床、刷牙、上班、打开电脑、回复邮件、吃午餐……

”抉择点“——就是当完成或中断了一个任务时刻。能够抓到这个时刻非常关键。

在自动模式下,决定下一步应该完成的工作,做出这个最恰当的选择,将影响我们是否高效。因为我们身边繁琐的事项,如电话、同事沟通、报表——实在太多了。

策略二:管理你的心理能量

通常,我习惯的工作模式,是早上到了单位以后打开电脑第一件事收发邮件,待处理完所有的待办事项之后,再根据手上的工作事项一件一件来完成。然后通常,不知不觉,一个半小时过去了……

早上是我们精力最充沛的时候,如何利用这个时候产生效率最大化?

1、早上第一件事完成最重要的事。

不用来了第一件事就是收邮件,因为我们不知道会花费多长时间和精力进去。结合之前看的《深度工作》这本书。下班的时候,应该有有一个”仪式感“,查看邮件,把紧急的事情处理完,列好第二天的工作计划,按照轻重缓急制定完成顺序。第二天早上,我们就能够轻松决定应该首先处理哪项重要的工作,也不必担心有紧急的工作而去收邮件了。

2、迅速补充心理能量的方法。

方法一:缓慢的深呼吸。

方法二:尽情的大笑一场。

方法三:短暂的打个盹。

10分钟通过的短暂睡眠能够帮助减缓疲劳,提升警觉度以及许多不同的认知功能,效果可以持续两个半小时左右。20-30分钟的睡眠效果并没有10分钟的效果好。

策略三:无需对抗分心也能更专注

我们大脑天生就是无法长时间专注的,偶尔的走神能够帮助我们完成挑战性的任务。这里的“走神”我的理解,其实就是当我们感到疲劳的时候,换一下脑,如看看窗外的风景、欣赏墙上的壁画等,能够帮我们重新投入到工作中。

策略四:掌握饮食和运动的诀窍,让自己更高效

再想要制造“高效2小时”之前的1-2小时进行20-40分钟的中度有氧训练。

每天喝足够的水。

咖啡能够提高工作成效,从长远来看上了年纪之后可以减缓认知能力的下降,减少得糖尿病的可能性,但是摄入剂量非常重要。

策略五:让工作环境为你服务

保持安静的环境,遇到需要创造性的工作时,可以增加一点背景音乐。

保持光亮的环境,遇到需要创造性的工作时,需要调暗周围的光线。


《每天最重要的2小时》这本书告诉我们,想要得到“高效的工作”,我们可以在充分了解我们的大脑、心理、神经的基础上,通过控制专注力、环境、饮食,帮助我们打到最高效的状态。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