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说累积式教育法,是必然成功的一套教育方法。曾经的我不是很相信,我认为那是个别儿童本身的优势,不能适应于大众孩子。
两年前,大宝上一年级,二宝三岁多,小宝一岁多点。生活的琐事将我打磨成了一个怨妇,人生目标茫然,心理焦虑,不知自己何去何从?总感觉自己只待在家带个娃不能满足自我的心理需求,找不到自我价值感。
虽然,当时也很想把孩子带好,可是学习的内容有限。面对孩子的问题还是不能轻松解决,总是感觉孩子的毛病和问题太多,抱怨孩子,抱怨先生。
当一个人非常想做一件事时,整个宇宙都会帮助她。自从有了孩子,我一直在寻找好的教育方法。此时,一个偶然的机会,让我看到了一场价值百万的教育视频,国学教育。我偷偷的请回了经典,迫不及待的开始学习。
当时,最不明智的是没有和大宝共同读经典,而是我读我的,孩子读孩子的。这么好的亲子共读机会却没有利用。造成孩子的反感, 小对抗,最后暂停了读经典。
于是,我的状态就成了寻找各种方法让孩子读经典,听育儿答疑的课程。开始意识到自己需要学习,《易经》告诉我们乾为天,为男,坤为地,为女,教我们要定好自己的位,女人在家行好坤道。
同时也不再为小事斤斤计较,因为从老师那里学到了“舍得”思维,有舍有得,小舍小得,大舍大得。还从《易经》里学到了“积善之家,必我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我的思维在一点一点的转变,学习也在一点一点的累积,由想法慢慢的过度成行动。
有付出才有回报,做易工修匠心,我开始了做易工,整理老师的课件,优秀家长访谈的课件,从中的收获很大。原来优秀的孩子身后必定是优秀的家长,我继续挑战自己,和网络同桌相约5点起床读经典,自己先把经典系统地读起来。
孩子的问题也随之解决了,孩子也开始了系统地读经典,从原来的只读一样经典过度到读三样经典,而且很好的坚持。这个过程是我和孩子一起亲子共读的,每天陪孩子一起读经典,虽然过程有点曲折,但是,收获还是可观。
大宝坚持读经典的同时,养成了很好的阅读习惯,很爱看书,还能自己规划着学习,学习很上进。瞧,9岁多的她,暑假一个人去西安参加10天9夜的夏令营。开始了心理断乳期的训练。她很乐意去参加,在我送别她的时候,宝贝表现的十分从容,没有丝毫恐惧新环境的表现,反而要出来送我,在一二百人的大舞台上演讲,唱歌,这个进步也是平时的累积才得以突破自己的。
二宝宝现在5岁多,已经诵读完12部经典,暑假开始挑战背诵10级(一级一千字),通过系统地听读诵读,老师反应她的记忆力特别好。小宝现在还是以听经典为主,他正是记忆力的黄金期。
通过自己的实践,我信了国学经典累积式教育法的神奇,我的现状已经有了质的飞跃。孩子们继续用经典累积下去,我坚信一定会厚积薄发,成为腹有诗书气自华的人。最重要的是和孩子一起读经典成了我们的最美亲子时光,等到孩子长大也一定是他们的美好回忆。
所有爱孩子的父母们,和孩子一起读书吧!哪怕是几分钟一个故事,坚持去做,将会成为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