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要好用第一收纳要够用,最近从《断舍离》、《不零乱的家》看到这本《小家,越住越大》,对收纳问题集中充电。
而《小家,越住越大》感叹的不止在于各种细节的处理,人体工程学的考究和利用,更让我认识了一个新名词“住商”,所传达的爱和理念,暖心。
什么是“住商”?
是指把房子住出价值、住出品质的能力。
你有没有见过?园林流水掩映下的高档小区, 打开门时不由的愣了一下“大理石拼花的地板上,摊了七八双鞋子;装饰用的壁龛,摞着几个快递箱;实木玄关柜上,一团团塑料袋子”
我见过,也真的见过---老旧的小区,发黑的楼道,打开门不由惊叹一声:“原本破败的小屋,仿佛被施了魔法。墙上有画,桌上有花;沙发上有抱枕和猫咪;厨房里有阳光和红茶;亚麻帘子被风微微吹起”
低住商的人,可能花了大手笔在房子上,而在生活的琐碎消磨中,失去了曾经的靓丽容颜,千万的房子,只住出了千元的价值;高住商的人,千元的出租房也会在各种小心思中住出千万的品质,把每个平凡的日子,都过成了诗。
我理解的品质生活,是这个房子里的家庭成员都有很高的舒适度,视觉上颜色舒服,质感高级;功能上,有共享空间能促进交流情感,也有各自的独享空间,发展自己的小兴趣小爱好;
有小朋友的家庭,动线流通,可以随意奔跑,让孩子充分的感受的自由和快乐;收纳的高度适合孩子的身高,让孩子体验到自己收拾玩具,整理衣物的成就感;大一点的孩子,可以因房子的熏陶,养成阅读的习惯和保持探索新鲜事物的上进心;
家是一直适合着人的成长而流动变化着的。颜值、功能、收纳,最终都要指向人,指向家庭里的每一个人的生活习惯,喜欢的状态,喜欢的生活场景。
住出价值感的家,我的理解是,家是一个充电的地方,一天的工作或烦心或紧张压力,而回到家里,整体的氛围感觉,家人的温暖,让身心恢复,满血复活,有勇气和力量去面对未知,促进更好的生活,形成正循环。
在装修的开始,不是想着别人看着多气派,而是关心每一个细节,让使用起来更方便, 更舒心。家,娱己就好,不必讨好外人。
也许一盏暖灯,笼罩了一个惬意的阳台,你就爱上了瑜伽;也许,一个宽敞整洁、颜色优雅的厨房,在这个炎热的夏天,安装了一个凉霸,习习凉风,从此不是独自一人,闷热焦躁中机械的准备饭食,两个人共同创造美食的时候,你居然爱上了做饭;也许一个的足够的大的桌面,你坐在面前,又找到了小时候记日记的感觉,放下电子产品,开始重新拿起笔在本子上留下时间的痕迹;也许卫生间里加了一些收纳,原来各种化妆品了水淋淋的底,就那么干爽起来,少了看见就要皱眉表情。
家中,也总有乱的时候,总有不想收拾的时候,烟火气的家,何必极致到苛责。心情不好时候,来次大扫除,就像重新擦拭了心灵,房子就是一面镜子,映出了真实的自己。(我家又好久没有大扫除是因为最近心情太好嘛)。
也许,住商,就是热爱生活,把生活过的精致绚丽的能力,你、我,可习得可拥有。
家中,哪有那么多要定乾坤的大事,捋顺了一个个小小的心思,房子,真的就变成梦想中最暖心的家。
2018/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