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现在很多父母都懂得棍棒教育方式已经不符合现代孩子的成长发展,但依然不免会有很多家长在面对自己家那个调皮捣蛋的孩子时选择用暴力来解决问题。
有一个12岁上小学五年级的男孩儿,他的爸爸说现在有点管不住孩子了,说什么都不听。在这之前,孩子每次犯了错误之后,他都要把孩子打一顿,孩子也挺害怕的,每次揍完总能保持一段时间的良好变现,但是现在不行了,一点儿效果都没有,同样的错误依旧会再度发生。
我知道很多家长其实都发现打孩子根本起不到应有的教育作用。随着年龄的增长,有的孩子甚至还会还手反抗,可以理解,这部分家长往往因为实在想不到行之有效的办法来解决孩子的某些问题,只能采用这种显得有些极端的办法。
在冷静之后,请认真思考一下,打孩子对他的教育真的有帮助吗?
著名的人际关系学大师卡耐基曾经说过:“批评是没有用的,因为被批评的人只会竭尽全力地为自己开脱;批评是危险的,因为它会伤害到别人宝贵的骄傲,破坏他的自尊,甚至招致怨恨。”当孩子犯了错,很多家长首先想到的是批评,批评无效的时候就开始动手,认为是惩罚得不够的,却很少有家长想过在自己带着情绪批评孩子、打孩子的时候,恰恰把孩子的注意力从如何解决问题和怎样反思自己的错误上移开,此时孩子只会想着如何找到百般的理由来为自己开脱。
那么既然看起来打孩子是没有效果的,但孩子犯了错也不能完全地放任,到底我们应该怎么做呢?我有几条建议,送给爸爸妈妈们:
第一,拒绝轮回。动手打孩子,可以说是一剂心灵毒药,因为孩子本身就处于弱势的地位,心理和生理都不成熟,有的孩子在挨打之后会降低自我评价,甚至觉得自己是个麻烦,连爸爸妈妈都不喜欢自己,继而变得敏感、焦虑、害怕犯错,跟同伴相处也勤于讨好,生怕别人不喜欢自己。还有一些孩子呢,会变得暴躁、脾气差,这是由于挨打的愤怒情绪得不到恰当的发泄,于是他们在同伴之间遇到问题也会倾向于动手解决。这就是一个从受害者变成施暴者的轮回。想避免这种恶性循环,就要从遏制自己想打下去的那只手开始。
第二,控制自己的脾气需要训练。很多家长打孩子是因为控制不住自己。家长的怒气,很容易被孩子的行为或者是话语点燃。家长的坏脾气也是教育里的一只拦路虎:轻,则导致孩子逆反消沉;重,则造成孩子出现抑郁症这样的精神疾病。虽然我们都知道情绪失控所带来的不良后果,可就是控制不住,事后又懊悔,该怎么办呢?你可以通过训练来帮助自己。比方说,练习转身,即便你吼出来的还是凶言凶语,但是背过身也是一种进步啊。如果可以的话,转身之后寻找一个没有生命的物体,然后呢,对它吼叫,甚至是打它,这种方法很搞笑,但可以分散孩子的注意力,还可以为你提供另一个发发泄懊恼的方式,以便重新控制自己的情绪。另外呢,最好统计一下不得不转身吼叫和动手的次数,有对比就有改进。
第三,鼓励孩子,关注现实后果,想办法弥补错误。客观来看,父母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的身心发展,那么动手打他,到底能不能够达到这个核心目标呢?如果不能就是无效的,何况个人情绪肆意宣泄,还会有无穷无尽的反作用。
可以仔细分析一下自己到底为什么在面对孩子问题时会发火,甚至是动手,是因为你小时候就有这样的待遇?还是觉得孩子的错误给你带来了很多的麻烦?又或者自带精神洁癖,容不得一点儿瑕疵呢?没有犯错就不可能成长,面对已经发生的事实,跟孩子一起来想解决的办法,并将错误所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才是最可行而恰当的方法。根据具体的情况也可以让孩子自己来承担应有的后果,让他适度地体会错误所带来的痛苦,这也是很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