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穷并不一定会让孩子自卑,但父母表现出的贫穷心态却一定会给孩子造成影响。
小孩对世界的感受最直观的来源者是父母,在心智发育的初期,父母的处世态度会逐步影响孩子对世界和自身的认知。
其实,小孩子的世界并不虚荣,他们对于金钱的概念远没有大人明白。
当然,随着物质的丰富,越来越多的孩子会开始攀比,但是我见过出身不好但不卑不亢的孩子,也见过家室中等但比上不足而自卑的孩子。
我说说那两个孩子的故事吧。
A的家境不算好,她父亲是农民,母亲是环卫工人。
十二三岁的时候她和县城里的其他孩子一起在县里最好的初中读书,身边的同学有来自农村的,但更多的是城里孩子。
A其实也算是城里的孩子,她们家住在县城周边,有着一块地。但因为她父亲身体不好,地也不如其他家打理的好,所以每个月就靠着母亲的微薄收入维持生活和交学费,所以尽管她长得挺漂亮,但日常的衣服也就那么两三件,常年换着穿,都旧了,但她身上打理的很干净,头发也梳得顺畅。
她背的书包和其他人不一样,同学的书包都是去店里买来的,上面还印着那年流行的还珠格格的头像。A的书包是布做的,手工缝制,线脚都很平整,有人好奇问她为什么背这样的书包来上学,她就笑着解释:“这是我妈妈缝的,漂亮吧?”
她的笑容见不到一点勉强和阴霾,问的人看着那书包也会很自然地说一句:“真漂亮。”
后来她的书包上多了一朵花,有人注意到的时候她就会解释,“这是我妈妈缝上去的,她说女孩子背上一朵花会更漂亮。”
听的人就都在羡慕她有这样手巧的妈妈。
上课的时候她很认真,下课的时候一群女生围在一起说明星、说喜欢的流行歌曲,A也会加入到里面和大家一起讨论她追的那位明星又出了一部电视剧。
有家境富裕的小朋友时常会带一些看上去很高档的零食到班上分给身边同学,拿给A的时候A也都大大方方地接受,然后说一声谢谢。
然后过几天A也会带一些她们家自己做的小食来给玩在一起的朋友。
从A的言语和处事里面完全看不出她们家的窘迫条件,但是A她并不隐藏她的家庭信息。
在她过生日的时候,她邀请平时玩的要好的同学去她家做客吃饭。
去了以后其他人才发现她家住在那么边缘的地方,房子是砖瓦搭的,白天要开灯,不然屋里就跟天黑了一样。
她的父母都很和善,笑眯眯地招呼我们吃水果,尽管很多同学都穿着名牌,但A和她的父母一点都看不出窘迫。
A就是出身不好但不卑不亢的孩子,她毫无芥蒂地与周围家境好的同学相处,带他们去她的家。
不掩藏她的贫困是因为她并不自卑,她觉得这是正常的。因为她的父母教育她的就是,虽然她们家钱不多,但这也是正正当当用劳力赚来的,他们家房子没其他人的好,但这是他们的家,能挡风挡雨。
在物质上,A的父母没法给她穿名牌用高端,但他们会用自己能做到的方式满足孩子,不会让她缺少关爱。
B出身在中产家庭,在县城里的条件说不上很好,但也不会算差。
平常的吃穿用度一般小孩有的B都会有,甚至还会多出那么些。
课间会做操,那时候有二十分钟的休息,很多同学都会去买零食,学校有个小卖部,里面的吃的都不贵,和B玩在一起的那几个女生一到那时就会去淘一些吃的来。
B有的时候也会去,但是挑挑拣拣都选的最便宜的,那个时候她的眼神是羡慕的,是想要的。
B说她要用钱得去要,要的时候能要到一块两块,但都会被说上次给你的钱怎么就没了,然后再被叮嘱一句不能乱花。
她是羡慕其他小孩每月有固定零花钱的,这样不需要时不时伸手向母亲要钱,她说要钱的时候她感觉自己真的挺卑微,说金额的时候都得斟酌再三,怕多了家长不给,少了又不够。
在女孩子中间B是比较沉默的,她似乎不太敢和其他人争辩,别人说的意见她从来不会反对。更多的时候她像是一个安静的附庸者,不出声别人都不知道她在这。
对于欠人情这事B似乎特别在意,别的同学分给她的零食她一般都不太接受,平时请人帮忙也会惴惴不安。
更让人忧心的一点,他人的情绪很容易就能影响到B,周边人心情不好的时候B也会变得小心翼翼。
这种表现是典型的自卑。
但是一个出身不算差的孩子,学习成绩也是中上,没有道理会在一个熟悉的团体里还那么不自在。
原因在于她的父母。
B的母亲对人处事都是小心的态度,在和其他家庭条件更好的人谈话时不自觉就会露出逢迎的神态,甚至很多时候当着B的面她母亲对其他人说过这样一句话:“是你看的起我们。”
明明是处在平等位置上的人与人之间的相处,B的母亲自动就把自己的身份降下来了,久了B也就觉得她是不如别人的,所以B会小心翼翼,所以B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不敢表露自己的真实想法和情绪。
家长对自己的态度和对他人的态度是会影响孩子的。
家庭条件是孩子不能选择的,也是家长努力了在创造的,无论贫富这都不需要自卑,但真能坦坦荡荡认识到“努力生活就是体面”这一点的家长又有多少?
其实“穷与富”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只是看身处的大环境是在一个什么样的位置,也许在小县城里的穷人在乡村就已经算是富足,在小县城里的中产在大城市不过是刚出贫困县。
所以有一个良好的心态真的很重要,不管面对的是富人或者穷人,都能做到不卑不亢、不蔑视、不同情,能平等对待每一个人,这才是最好的修养,也是一项很重要的财富。
与自己对话,用5个专业测试认识你自己。——微信公众号:一些话而已,回复“测试”
想知道有哪些瞬间,悲伤是迷人的?——微信公众号:一句话而已,回复“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