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一下,某处有一口深井,很深很深,一旦有人掉入,就没救了,甚至会死得很痛苦。
问题是谁也不知道井的具体位置。
那岂不是很危险?
只要我一直紧贴着你,就不可能掉下去。
那还不容易,永远这样不就行了!
可是那行不通的呀,一个人永远守护一个人,是不可能的呀!
不禁去想,这样的井现实中没有吧,怎么会没有人知道确切的位置呢?
有,而且还不止一次。
就是这样一口深不见底的井,
木月掉下去了,初美掉下去了,直子也掉下去了。
1.陪跑诺奖n年的作家肖像
村上春树是一个温柔的作家,一个孤独的跑步者。
可以用一个字来形容村上春树:独。独自读书、跑步、听音乐、思考……,热闹对于他来说有些聒噪了,他享受孤独,享受写作和长跑,享受纯粹的悲伤和喜悦。
“你跳你的舞,我吃我的意面。
即使你是只羊,只要意面不抗议,那我还是会看着窗外的乌鸦,它叫一声,我吃一口”
他是一个极度自律的人。坚持每天早起、跑步、写作,把自己的兴趣做到极致。喜欢长跑就去参加马拉松,喜欢写作就成为作家,喜欢音乐能写出乐评,作品里也不乏音乐的身影。
“我毕竟是一个长跑者。成绩也好,名次也好,外观也好,别人如何评论也好,都不过次要的问题。对于我这样的跑者,第一重要的是用双脚实实在在地跑过一个个终点,让自己无怨无悔:应当尽的力我都尽了,应当忍耐的我都忍耐了。”
对于诺奖,我认为对于一个满足于“我,妻,加一只猫,一起安安静静地生活”的人,是不会介怀的。获奖与否或许是一个标志,但却不是本质。
2.《挪威的森林》
这部作品的灵感来源于披头士乐队的一首歌《挪威的森林》。
说起创作的初衷,倒是简单:再不写就老了。
“那就是我眼看就四十了,想趁自己的三十年代还拖着青春记忆尾巴的时候写一部类似青春小说的东西。”
凄美忧伤的笔触、强烈的情感共鸣、以及故事的时代背景是这部小说最引人入胜的地方。
《挪威的森林》用现实主义的手法讲述了逝去的青春风景。故事的内容简单,像一部完整的恋爱小说。主人公渡边彻喜欢直子,直子却深爱着死去的木月,活泼开朗的绿子的出现,给了渡边孤独迷失的生活无限生机。
似乎是一个老套的三角恋的故事:我爱你,你爱他,最后我遇到了她。但是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故事却包含了几乎所有的青春元素:连带与孤独,开朗与感伤,追求与失落,坚定与彷徨,充实与寂寞,纯情与放荡,时尚与乡愁,奔走与守望,无奈与救赎,忏悔与迷惘……(译者林少华序)
3.是直子还是绿子
渡边爱着直子,也爱着绿子。直子和绿子代表了不同的方面,一个温柔内向,另一个活泼而充满激情,很难说谁好谁不好,倒是像极了同一个人的不同侧面。
这样的写法并不罕见。川端康成《雪国》里面的叶子和驹子也是如此,驹子对应于岛村现世的,官能的、肉体的一面;叶子则对立于岛村传统的、诗意的、精神的一面。对于岛村来说,无论是干净的叶子还是温顺的驹子,都不过是一场美丽的徒劳。
渡边深爱着直子,和直子在东京街头散步,或沉默或三言两语,都是静谧美好的。直子得了精神病住进疗养院后,渡边几次去探望,表明自己不管多久都愿意等直子康复,两个人去过简单快乐的生活。“在直子身上,我感受到的是娴静典雅而清澈晶莹的爱”。
可是直子的情况错综复杂,姐姐的自杀,木月的死,给她造成了几乎是毁灭性的打击,她喜欢和渡边待在一起,因为渡边是她和木月之间唯一的联系。
第十章有这样几句话:“……我仍在爱着直子,尽管爱的方式在某一过程中被扭曲得难以思议,但我对直子的爱是毋庸置疑的,我在自己心田为直子保留了相当一片未曾被人染指的园地。”
直子选择了死亡,而渡边选择了绿子。
每次写到绿子时,小说凄婉的笔触就变得活泼起来。绿子活泼可爱,充满激情。敢大胆地表达自己的爱慕,也会因为渡边没有注意到她发型的变化而生气好久。毫无疑问,渡边是爱绿子的,渡边在绿子身上感受到的是立体的、在呼吸、在行走的爱。
最经典的就是绿子关于爱情的理解:“比方说,我现在对你说想吃草莓蛋糕,你就什么也不顾地跑去买,气喘吁吁地跑回来递给我,说:‘喏,绿子,这就是草莓蛋糕。’可我又说:‘我已经懒得吃这玩意儿了!’说着‘砰’一声从窗口扔出。这就是我追求的”。
4.性爱和死亡
关于性的描写一直是这部作品的争议点,或者说是很多作品的争议点。性在文学作品中有许多种不同的意义,《白鹿原》中的性,可以用“生命”两个字来解析;《雪国》中的性,可以用“徒劳和虚无”来解析;而在《挪威的森林》中,性与爱是分离的。对于永泽是如此,对于直子、渡边、石田玲子来说都是如此。
永泽是小说中的把妹高手,但是却只喜欢初美一个;直子唯一一次成功的性爱是与渡边发生,还是在醉酒之后;石田玲子出疗养院后和渡边做了四次,只不过是单纯的欲望的宣泄。可见在整本书中的性和爱都没有必然联系。概括起来就是“事情发展到这个程度好像不上床就无法收场了”。
“死亡”是这部小说的另一主题。死亡对于一些人来说是毁灭,而对另外一些人来说,是成长。
木月的死让渡边悟出“死并非生的对立面,而是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直子的死让渡边明白“无论熟知怎样的哲理,也无以消除所爱之人的死带来的悲哀……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从这片悲哀中挣脱出来,并从中领悟某种哲理”。
“我所害怕的,是这种方式的死。就是说,死的阴影一步一步侵入生命的领地,等察觉到的时候,已经黑乎乎的什么也看不见了。那样子,连周围人都觉得我与其说是生者,倒不如说是死者。我讨厌的就是这个,这是我绝对忍受不了的。”
5.写在最后
《挪威的森林》真的是一部非常值得一读的作品,无论是文笔、故事、还是作品的主题,都值得我们去思考和挖掘。
我们的青春总有那么一些人、一些事、一些无法排遣的难以名状的情感,我们会感到孤独和迷失,会从容自若也会歇斯底里,我们可以像玲子热爱生命,努力走出阴影,拥抱生活;也可以像永泽,追求事业的成功;亦或是像活泼开朗的绿子,坚强乐观的接受生活的挑战。
无论哪一种活法,都只在追求本心。青春本身就是一道美丽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