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花钱的郊野/城市休闲公园41:丽都花园、四得公园,在丝路驿站午餐

说明:文章中斜体代表引用(搜来的文字、别人的文字或自己之前的文字)

        8月22号周五限行,想出去溜达但不想去复杂的地方,在收藏夹里扒拉了一会儿决定丽都花园+四得公园吧,距离不算远、公园儿也不大,小半天儿逛着合适。

        丽都公园始建于1991年,由我国著名园林设计大师檀馨设计,具有典型欧式园林风格。著名书法大师刘海粟先生为公园题名“丽都花园",公园于1993年8月正式建成开园。丽都公园系在北京市人民ZF号召、支持下,由中国中旅(集团)公司投入巨资修建,是北京市首家业自办公园,现由中国旅游集团自筹资金管理运营和维护。中国旅游集团响应北京市人民ZF号召,履行企业社会责任自2006年7月1日起对社会公众实行免费游览。

        丽都公园占地6万余平方米,中心湖面积约4000平方米。园内苍松翠柳,湖光水色,草坪绿茵。空中鸟瞰,一片浓绿环抱一泓清水,于都市高楼矗立之中回归自然。作为企业自办公园,丽都公园旨在承载企业社会责任,满足社会公众的多种需求。不仅为周边群众提供了健身、休闲、娱乐的场所,同时,也为社会大众以及企事业单位举办婚庆典礼、各类商务活动提供优良场地。

地铁12号线将台西站B口出来,导航还让我走去西北门,刚准备走看到旁边一女的往后面探了下头,我就跟着也一回头,结果发现B口儿边儿上就有个门儿。
进门儿之后还是逆时针转
远处那个小房子走近拍是下一张,
这个“寿”看着有点热突兀
草地上的"LIDU"字样
一小片儿死水,脏兮兮的。
拍完上一张之后走到了西北门儿,在西北门内的丝路驿站吃了个饭(放在公园儿的最后),这张开始是吃完饭继续转。
公园儿中心有一片水域,
绿色太阳伞那里是丝路驿站的户外座位
罗兰湖是公园儿里最大的一家餐饮,有不止一处地点,这里是餐厅、
这儿是湖边茶空间,除此之外还有宴会厅。
这张的亮点是凳子上的包装袋,义利果子面包的,应该是个北京北京大爷或大妈留下的。
远处是丝路驿站,右手边是Hide&Seek的一部分,
据说里面挺漂亮,有露台、有很多植物,“东南亚”、“摩洛哥”、“地中海”、“热带雨林”——DP里有不少关键词。
最后来吃饭吧,这个丝路驿站餐厅也在公园儿里,正对着西北门儿。
玄关
我进来的时候已经过了饭点儿,基本没什么人了,这是饭后等没人了拍的。店是新疆人开的。
半封闭包间
在室内拍户外就餐区
每桌都有小花花,虽然是假的但是形态很好看。
团了个套餐,主食是13选1,囊括饭、面、米粉各种新疆主食,我挑的手抓饭,感觉香味儿不够以及油大了点儿,量很大打包了一半儿米饭;酸奶和羊肉串都不错。这一套41块6,还挺实惠的了。

        因为接着要去四得公园,所以我是从西北门出来的,然后就路过下面这个“丽都花谷”——在丽都花园与珀丽酒店-丽都悦府之间,地铁12号线施工的时候这里和丽都花园之间有道墙,而且是条断头路,现在墙拆了,路也打通了,形成了一个长300米的条状小公园儿。

整体看着规划的还挺不错的,有休闲座椅、有咖啡座儿,还有面大白墙可以放露天电影儿,就是不知道能不能真的利用起来。


        丽都花园和四得公园离得很近,走路也就几分钟的工夫儿,这个公园向来以体育、健身场地多著称,2015和2016年的夏天经常和同事来这儿的羽毛球馆打球儿,但公园儿里面这是第一次进来。

        四得公园建成于2003年,位于北京市朝阳区霄云桥东北角,总占地面积17.54公顷,周边丽都商圈交通便利、人口密集,公园居于其中闹中取静,景色怡人。“四得”:即游人在游园中可以“得到自然清新的乐趣,得到身心锻炼,得到一定的植物知识,得到健康长寿”。公园以体育、休闲为特色,园区合理配置各种服务设施,体育场地和健身场所,引入智慧化管理和智能交互设备,优化植物配置、建设生物多样性保护示范区,建有多处特色景观,营造了风景秀丽、宁静清雅的游园环境。在精品公园的基础上,全面建成全龄友好示范公园。

我进的东门,四得公园的英文名字很有趣,SIDE既是四得的拼音,同时也具有真实的含义,更有趣的是右手边能看到的那个房子是个西餐厅,中文名字叫“园景”,英文名字叫“ParkSide”,绝!
依旧逆时针绕
北京东边儿的公园儿好多都有这种高压电塔
挺大一个儿童乐园
儿童乐园的另一侧
西侧园路边上(图片右手边)有很多乒乓球台子和户外健身器材
公园导览图
美丽的大草坪,我站的地方不是最佳位置,应该再往右边走走,拍出来的效果更好。
园内也有一片水,站在跟前看倒影很漂亮,但是拍不出那个效果。
一对演奏者
走着走着遇见一只三花儿
她躺下我就去摸了,被轻拍了一下。绿化大叔说三花儿在这儿得有10年了,以前怕人现在不怕了,让我别摸,说看着挺可爱但是拍人很厉害,之前有个姑娘被抓出血打针花了两千多。看耳朵是做过绝育的,公共卫生间墙根有猫碗,流浪猫这么长寿实属难得,应该是有被好好照顾。
公园的西南角有处“园中园——在野去野花园以保护地球生物多样性为主题,主要使用本土野生花草打造,旨在唤起人们对野生自然的关注。花园入口有一处不规则的水池,碧水如镜。往里走,蜿蜒的小路两旁,紫菀、松果菊、小月季花等粉紫色系花朵开得正盛,高低错落的豚草、大叶醉鱼草、狼尾草随风摇曳,还有蝴蝶在其中飞舞,让整个花园显得梦幻而又野趣十足。
这张照片拍出来的效果不明显,当场看的时候是雾蒙蒙的感觉。
园中园的最后一张,那些黄橙相间的花儿是硫化菊。
靠近南门的一处雕塑,是一个人在打球,这一片儿有网球场、足球场和轮滑训练场。
跑到南门外拍了一张
公园两个门内都设有饮料的自动贩卖机和自助咖啡机,买了杯美式9块9,杯子还挺好看的。
找了处椅子坐下歇脚
临走前再来一张
最后专门走到羽毛球场看一眼
2015-2016年和同事打球时拍的照片,那时我们有个“小团体”,后来其中一个同事离职了,也就慢慢没有继续再打了,卡作废之前里面的钱还没花完。怀念那段时光。
公园外面的这个爱江山韩国烤肉和漫咖啡还在,NB!

        从四得公园出来我以为还得走回之前的地方坐地铁,结果没想到马路对面就是地铁12号线将台西站的A口,完美!

        丽都商圈形成的很早,印象里的感觉一直很洋气,但是又有点儿隐秘、低调的意思,但说实话这么多年来基本没怎么去过,一来大概是因为不是很方便,早些年这边儿是没地铁的,而且北京东北方向四环外的路——大概就是望京、花家地、丽都、酒仙桥这一带确实有点儿乱七八糟和容易堵车(我这么多年的感觉哈,也许不一定对,毕竟路过的次数不多),二来大概就是因为贵吧,哈哈哈。  丽都商圈洋气的原因问了下AI,同时也看了看AI参考的网页,给自己扫盲一下——

        丽都,位于东四环外五环里,朝阳区将台以西。这一块稍许偏远、体量不大的商圈,却能被称为“北京最洋气的地方”、“北京版曼哈顿”。丽都商圈之所以“洋气”,主要源于它独特的国际化基因、艺术氛围和高端生活方式的积淀,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中国最早的涉外生活区之一,国际化起点高:改革开放之初,大量海外商旅客来到北京,但北京缺少可以接待外宾的酒店,DXP提出“利用外资建旅馆”的指示。1984年,中国第一家国际品牌涉外酒店“丽都饭店”开业。1986年,丽都饭店二期、三期建成。当年的涉外酒店,住满了外国友人,丽都饭店的开业,为丽都国际化的发展,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1991年建设丽都公园;1992年建设四得公园;1997年高端医院和睦家成立;1998年北京珀丽酒店开业。十几个涉外公寓和别墅的建成,使得丽都商圈逐渐形成,吸引了大量外籍人士、外交官和跨国企业高管定居,形成了北京最早的“国际社区”之一。步入21世纪的丽都,2003年成立Etonkids国际幼儿园;2004年美中宜和妇儿医院成立;2005年3e国际学校创建;2008年丽都饭店升级改造成丽都皇冠假日酒店和丽都维景酒店;2015年北京诺金酒店正式揭幕;2018年文心华策国际影视交流中心正式交付;2019年东方金融中心投入使用。这是丽都成为北京的富人区,吸引众多名流在此安家的一大原因。

        2、 毗邻使馆区、艺术区,文化交融之地:丽都紧邻第三使馆区、798艺术区和中央美术学院,兼具国际政治与当代艺术的双重气质。艺术家们在798开画廊,在丽都安家,形成“流水的画廊,铁打的丽都”的独特生态。这里随处可见艺术展厅、独立咖啡馆、小众买手店,甚至有文化名人常驻开店,撞星率极高。

        3、 低调精致的生活方式,拒绝“网红喧嚣”:与三里屯的张扬、国贸的忙碌不同,丽都的气质是安静而精致的。街道不宽,但遍布开了十几年的brunch店、黑珍珠餐厅、日式喫茶店,还有大片绿地和步道,形成“城市绿洲”般的居住体验。

        4、豪宅与圈层经济,富人区的“精神角落”:丽都的住宅如阳光上东(对标纽约上东区)、霄云路8号等,是北京老牌豪宅区,聚集了高净值人群和影视明星。这里的生活配套完全按国际标准打造:五星级酒店(诺金、皇冠假日)、高端医疗(和睦家)、国际学校(3e、日本人学校),形成自给自足的“微缩国际城”。

        总结来说,丽都的“洋气”不是刻意打造的网红感,而是四十年国际化沉淀的自然结果——外籍人士与本土精英混居、艺术与生活无缝交融、低调中藏着极致讲究。这种气质,在北京几乎是独一份的。

        从小生在长在北京,但去丽都一带还真是屈指可数,近十来年有印象的就是吃过一次泰餐、在一个有温泉的酒店开过一次年会、在四得公园的羽毛球馆打羽毛球;近五年的话就是2022年春节前在诺金酒店吃了顿感觉一般般的饭。这一带有不少不错的馆子,而且有地铁了很方便,应该可以再过来溜达。


        好长时间没更新了,上一次正经发文还在去年底,虽然一部分原因是在弄《我与来今雨轩》和《走进中山公园》两本手札,但绝大部分原因还要归于“懒”,每天大部分时间浪费在“无意义”的小视频上,人变得又懒又颓,还巨胖,真的已经又创新高,而且还完全没动力减。又扯远了。因为懒,所以积压的内容就越来越多,前一阵又生出了“停更”的想法,但仍然是不甘心,就一直拧巴着。还是得主动调整生活状态,让自己积极起来,博还是能更就更,从近期的内容开始,以前的慢慢找补,让自己轻松一些,适当放弃高大全的写法。加油!

        另外,从这篇开始图片水印改了一下,变成文字的“Cathy与萧怡紫”,原来那个红色印章的“萧怡紫”可能偶尔会用。

姽婳饕餮记301:诺金酒店-禾家中餐厅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