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承认,现代化大都市是使人倾向于理性、冷漠和自私的。
小城市的人情味,它永远是一道风景线。你亲戚愿意为了帮你省爬山的一百二十块门票钱,可以用工作专用的车花半个小时送你上山;你喜欢和谁粘在一起,可以和她在一起一整天,你不用担心她有什么安排,她的空闲时间太多,陪你闲拉呱都会成为她的安排;人们聊天之间总会想起你小时候的样子,在哪里什么时候哭了笑了,和谁在一起,说着说着就仿佛过去的日子依然在眼前,多么浓重深厚的情谊啊!小城市的烧烤店成为唯一的欢乐,独自出门散心也好,朋友见面聚会也好,大家品评着那家店数十年的变化,真有一种弹指一挥间的感觉。仿佛又回到了十年前盛夏的午后,和姥姥在二楼阳台,用穿着乾隆年间铜板的纺锤,做着“女孩子应当学”的针线工作,一晒太阳就是一个下午,却总嫌时间过得慢。小时候听姥姥说女孩子长大就会成为“人家人”(即出嫁),便觉得分外伤感,说“我不要去别人家,要留在自己家,要一直和你们在一起”。那时的我,觉得小城的日子,于我大概是最美好的。
妈妈和大姨住在一个院子里,隔三差五互送一些好吃的东西。大姨的女儿带着外孙从内蒙回来,我就能遇到姨父在楼下带着小外孙,高兴地对我说“dong啊,你大姐回来了”,那热络的样子,仿佛我真的每天盼望姐姐回来,能和她见一面。可是如今的我,怕是会让人觉得冷漠无情了。小城的好,大抵如此,可我终究离开它了。
我从高中起就知道了外面的世界比小城丰富百倍,陌生人之间可以有关怀和支持,不恰当的繁文缛节可以随时摒弃,过去以为是禁忌的事没有那么可怕,每个人都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人们不那么怕犯错误,拒绝也不被看作是对人格的侮辱,谈到自己喜欢的事情时人们可以饱含热情,对于权威和传统少了很多盲目的服从。
然后我再回到小城时,就多了一丝苍凉的悲哀。我看到的是非理性、无秩序和没有希望,是欺骗、敷衍和不尽全力,是自负、闭塞和自我削弱。童年时与亲人们单纯的亲近感,随着称呼的变化蒙上了疏离的阴影;关注问题的角度不同,带来的分歧成了我之罪恶和他人之痛苦;家乡美食再吸引人,也架不住低效率、不真诚的服务……虽然我依然在我初中老师的孩子身上看到了一丝新生的希望,他毕竟启发我很多,他的孩子优秀,实在是意料之中,不至于让我对他们所处的环境太过失望罢了。
回乡的喜悦三天殆尽,我开始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去图书馆里看不到几书架我想看的书(即便如此,我依然在小城图书馆里看到了师父翻译的霍布斯的《社会契约论》),去电影院里包场看完了新上的大多数电影,去南山绿地每天锻炼身体,“吸纳天地之真气”(小城是个道家文化很厚的地方,也靠这个搞旅游),去最贵的商场刷爆卡买几件日常穿的衣服回家,然后我还是不知道我该做什么,于是开始思考人生。
我就想啊,为什么别人那么有钱?有钱是不是好的?为什么我那么不自信,不自信是不是好的?为什么人们会生会死,从哪里来又去向何方?为什么别人的爸妈是那样的,而我爸妈是这样的……
思考人生的毛病可能是我从小城带来的很大一个痕迹了,虽然前段时间也已经基本不想了。在这里有很多事情要做,有安排得满满的日程,有很多种可以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寻求帮助的途径,有很多可以借鉴经验和互相鼓励的人,有很多发展的机会和选择的权利。我喜欢这里是个大城市的样子。
于是我便忍忍大城市为我带来的所谓“自私冷漠”的缺憾吧!这里带给我的高效、生机和希望使我肯定自己,使我用一种更深情的方式去生活。这种深情是什么呢?相信生活,热爱生命,用最大的努力去创造价值,为社会做出贡献,为他人带来裨益。当我理解了这一点的时候,我似乎知道了理性和克制是一种更深刻的表达,便也不执着于像小城一般的人情味了。人是会越来越孤独的。我愿意用我在大城市学会的的理性、冷漠和孤独,来证明我对这个世界的深情和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