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参加棠景街组织的环境综合治理代表、委员的集中视察。一年来三次视察,亲身感受到了棠景街环境的改善:哪怕内街里巷,路面卫生都不错,河涌两岸,不再需要屏住呼吸。
只是,城中村的蜘蛛网般的线路还是让人有压迫感。只是,乱停乱放、破损严重的共享单车随处可见。
共享单车引起了大家的共同话题。
市人大代表梁律师显然对此关注已久:必须发动群众;管理者、运营者和使用者三方联动方有出路,技术不是问题,监管才是关键。
作为共享单车的资深使用者,尤其是住在新市之后,我几乎每天都抓狂于app上显示摩拜众多,但就是常常一辆也用不上的境遇:要么被涂改、损毁了二维码;要么脱了链条歪了把手;要么被“停放”在垃圾箱里……
从越来越多的小区“禁止共享单车入内”、从一卡车一卡车的共享单车被偷偷投放或被公开清运、从一家家运营商或陷破产境地或遭诉讼官司,可以看出,共享单车从“便民最后一公里”走到了烦人扰民的“鸡肋”。我忍不住想:难道就没人有办法用好它?
想什么就会看见什么。晚上,难得看电视的我,就在“珠江新闻眼”里看到两个关于共享单车的新闻。
一是“小鸣单车因拖欠押金等被广东省消费者协会告上法庭”,广州中院受理,算是发生在广州;二是“深圳对共享单车进行综合整治”。
广州和深圳,是摩拜几乎同时进驻的城市。可以想见,两地摩拜等共享单车现状应是差不多的。但是,相比深圳,广州市交委等管理方所做甚少。不需多说,上截图。
对使用者,规范约束——不惜加大警力、重点整治,不惜25万人禁用共享单车,坚决将损毁共享单车的行为列入违法行为加以打击。
管理方深圳交警部门与运营方合作,用技术手段解决“投放无度、恶性竞争和停放无序”的行为。
与运营方合作治理的同时,又对运营方加强监管,违规运营的加以处罚。
看完新闻,回想上午的对话,深觉有理:监管是关键。三方当中,不能指望使用者素质一夜间普遍神奇提高,不能指望运营方在抢夺市场的巨大利益诱惑面前高度自律,只能是管理方——想办法、有动作。不得不承认,在城市治理方面,深圳,又一次以行动完胜广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