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初来乍到——如何读图
万事开头难,学习思维导图也一样。对于初学者来说,思维导图是神秘的,为了消除这种神秘感,本章将首先介绍描述思维导图的几个术语,然后教您如何读图,在此基础上带您认识思维导图的“潜规则”,从而为您揭开思维导图的神秘面纱。
描述思维导图的几个术语
为了说明思维导图的组成,我们需要先介绍与思维导图相关的几个术语,它们是:中心主题、主节点、父节点、子节点、主分支和子分支。下面就以本人用作自我介绍的一张思维导图为例来说明(见图1)。
中心节点(中心主题)——思维导图要表达的核心内容,通常位于思维导图的中心(在分支数量小于或等于3时可以采用右侧布局,此时中心主题就位于左边了)。由于本图是用来做自我介绍的,所以用了我的照片来表示中心主题。中心主题也可以用文字来表示,那样就可以写成“赵国庆的自我介绍”,“基本信息”分支下的姓名就成了冗余信息,需要删除。
主节点——直接隶属于中心节点的下一级节点,也是整个思维导图的一级节点。图1中包含“基本信息”“求学经历”“研究兴趣”和“讲授课程”4个主节点。
父节点和子节点——处于相邻层级的相连的两个节点构成父子关系,如图1中“姓名”是“基本信息”的子节点,“基本信息”是“姓名”的父节点。
主分支——直接隶属于中心主题的节点及其节点的子孙节点构成的分支,也称为一级分支。图1中包含了“基本信息”“求学经历”“研究兴趣”和“讲授课程”4个主分支,共同构成了这幅思维导图的骨架。
子分支——隶属于某个非中心节点的分支都可以称为该节点的子分支。如图1中“工作单位”所在的分支就是“基本信息”所在分支的子分支。需要说明的是,节点和分支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节点仅仅局限于节点本身,分支则指的是节点及其子孙构成的整体。
思维导图的读图顺序
对人类来说,最好的学习方式是模仿,大到治国之策,小到一个具体技能,莫不如此。婴儿能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熟练掌握母语就源自于不厌其烦的模仿,我国清朝末年曾发起的“洋务运动”的核心指导思想“师夷长技以制夷”也无非就是“模仿”。我们不可低估模仿的威力,要创新先模仿,把模仿做到极致后,创新自然不期而至。
要想掌握思维导图这一思考工具,最好的学习方式也是从模仿开始。这就要求我们先学会读图,从别人优秀的思维导图中获取思想,思考别人为什么这么画图以及为什么如此思考,只有这样才能捕捉到别人绘制的思维导图背后的丰富内涵。
因此,在讲述如何制作和应用思维导图之前,我们要先教大家如何读图。我总结了以下几点心得供大家参考。
1.了解主题——从中心开始读取中心主题
当一幅思维导图放在我们面前的时候,最好的方式是从中心读起。这是因为每一幅思维导图都有一个唯一的中心主题,其余的都是为中心主题服务的。那么为什么需要中心主题呢?因为人的思维最大的问题之一是容易偏离主题,偏离给我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扰。我们或许都经历过这样的场景:几个人约好一起开会讨论工作,但一见面就不经意唠起了家常,话题随之越来越分散,参会者也就越来越兴奋,快到会议结束时才猛然发现真正要讨论的问题还没开始。偏离主题是众多会议效率不高的根本原因之一(还有其他原因,如后面要讲到的对抗性思考)。个人同样也容易偏离主题,本来计划好要做一件事,中途一件事情插进来,再回来时就把原先计划要做的事情忘到九霄云外了。
思维导图的中心主题帮助我们设置了思考的焦点,时时刻刻提醒我们真正要做的是什么,并时刻审视子节点所代表信息与中心主题的关系,这在很大程度上防止了思维的偏离。我参加过太多严重偏离主题的会议,深感痛苦。后来我在开会的时候经常干的一件事就是用思维导图做会议记录,把会议的主题和参会人员说过的观点都画到思维导图上,同时用投影投到大屏幕上,此时会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参会人员大多会紧紧地盯着大屏幕,针对会议主题进行深层次讨论,在很大程度上也避免了重复和遗忘。
2.把握整体——从右上角45°开始,沿顺时针方向寻找主分支之间的内在联系
在读完中心主题并对思维导图有了整体期待后,我们接下来往哪看?我的建议是从右上角45°的主分支开始,沿着顺时针的方向看。在看的过程中,不断去思考每一个主节点与中心节点间的关系以及主节点之间的相互关系。
3.读取细节——先父后子,先一般后具体,从内而外
在整体把握了思维导图的内在逻辑后,就可以进一步去读取细节了。这时我们可以一个分支一个分支地仔细研读,在主分支内,我们可以按照先父节点后子节点,先一般后具体,从内而外的顺序读取信息。
4.识别关联——理解跨越不同分支的连线所代表的含义
有很多思维导图并不是简单的树形结构,而是包含很多跨越不同分支间的连线的网状结构。我们认为,每一条连线都是一条思考的路径,既然作图者画了这条线,读图者就该去想想为什么会画这条线。
5.修订补充
最后一步就是根据自己的理解对作者的原图进行修订和补充了,这样你就可以在前人的基础上,形成一幅拥有自己见解的思维导图。对于具体如何绘图,我们会在后面的章节做详细的阐述。
当然,我们主张这么读图还需要一个前提,那就是图的作者也是按照这个思路来组织内容的。但实际情况并没有这么乐观,我们发现网上有很多思维导图都是严重缺乏内在逻辑顺序的,这样的思维导图是令人头痛的。
思维导图的“潜规则”
我为什么建议从右上角开始以及沿顺时针方向读图呢?这里有两方面的考虑:一是思维导图必须要有良好的内在逻辑顺序,否则读图就存在着很大的逻辑障碍;二是越来越多的思维导图软件也都遵循这个顺序。以最为强大的商业思维导图软件MindManager为例(见图2),在随机添加几个主分支以后,为各分支添加自动数字编号,你会发现右上角的主分支编号为1,二级分支编号为1.1,然后沿着顺时针方向递增。可见,“层级关系”“右上角开始”“顺时针方向”已经成为思维导图绘制的潜在规则了,我们就把它当作思维导图的“潜规则”吧!
东尼·博赞(Tony Buzan,以下简称博赞)将思维导图定义为一种“放射性思维”,只要自由发散打开思路就好了,所以认为思维导图想怎么画就怎么画,想用什么顺序就用什么顺序,甚至没有顺序也无所谓。我是不赞同这种观点的,这就好比开车,如果是在自家院子里练车,也就无需遵守任何交规,可以随意开着玩,但若开上马路还是老老实实遵守交规为好。回到思维导图上,如果思维导图只是画给自己随便看看,自然什么顺序都无所谓;但若要拿出来交流,特别是在你无法当面解释的场合,还是遵守大家都遵守的“潜规则”为好。
除了“中心开始”和“顺时针方向”这两条规则外,我们还要解释一下节点之间的关系。思维导图暗含了两大关系:层次关系和兄弟关系。层次关系指的是父节点和子节点之间的关系,兄弟关系指的是同级节点之间的关系。根据具体情况,层次关系又可以具体化为包含关系、从属关系和示例关系等,兄弟关系按照有无顺序要求又可以分为并列关系(没有顺序要求时)和顺序关系(有顺序要求时)。
下面看个具体例子。
以图3为例,这两幅思维导图都对二十四节气按照春、夏、秋、冬四季进行了分类。但由于四季之间不是简单的并列关系,而是有顺序要求的兄弟关系,二十四节气之间亦是如此,图3(a)一级分支和二级分支均没有考虑顺序,这就导致其对记忆的促进和正确理解起到的作用非常有限。修改成图3(b)后,因其不仅考虑了层次关系,也考虑了顺序关系,读起来就更加自然了。
本章要点
1.思维导图的读图顺序是从中心开始读起,然后从右上角45°沿顺时针方向读图,同时遵循“先父后子”“先一般后具体”的基本原则逐层深入。
2.非线性的思维导图看似无序,实则暗含了逻辑关系。读图如同读心,需要努力识别作图者赋予的、暗含的逻辑关系。这种关系一般可分为层次关系和兄弟关系。
3.根据具体情况,层次关系又可以进一步具体为包含关系、从属关系和示例关系等,兄弟关系可以进一步具体为并列关系(无顺序要求)和顺序关系(有顺序要求)等。
4.对于没能清晰识别内在逻辑的思维导图,可能的原因有两点:一是读者没能找到,二是绘图者根本没有理清思维。两种情况均无法有效实现知识(或思维)的有效传递。
5.思维导图暗含的逻辑关系(层级关系、右上角开始和顺时针方向)要求我们在作图和读图时都要尽量去遵守,我们将之称为思维导图的“潜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