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唐李后主:丢了皇位,被迫成了个大词人

经常有人说,只有足够的经历,创作的内容才有深度。

其实未必。

有时候,保持一份纯真的感情,不必多历世,也可能成就伟大的作品。

李煜,字重光,是介于唐宋之间五代十国中的一国——南唐国的最后一任国君,在位15年(961-975),国亡,降宋,封违命侯,于恶劣的囚徒环境中死于汴京。

他的人生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亡国前,亡国后。

李煜画像

亡国前,他是翩翩王子殿下,后继承大统,于宫中夜夜笙歌。

有人说,在当国君的那几年,他未必没有预感到自己国家的衰亡,只不过无力回天。他最怕南唐亡在他的手上,又没有足够的救国之才,所以奉宋政权为正统,以求生存。

然后,趁着国未亡,抓紧时间疯狂享乐。他曾在其《玉楼春 晚妆初了明肌雪》中写道:

“晚妆初了明肌雪,春殿嫔娥鱼贯列。笙箫吹断水云开,重按霓裳歌遍彻。

临风谁更飘香屑,醉拍阑干情味切。归时休放烛花红,待踏马蹄清夜月。”

他赏着“春殿嫔娥鱼贯列”,听着“凤箫吹断水云闲”,沉醉其中无法自拔。

但是,从这首词里虽看到淫靡纵乐,可即使是一次享乐,李后主居然还非常用心的记录了下来。

你想想,我们会不会专门写一篇文章来纪念一次KTV唱歌的经历呢?我想可能性比较小吧。

但是,李大哥做到了。

当然,不同人对这种行为的解读自然是不同,但我觉得,这位大哥的内心依然留有一份纯真的情感,即使当了国君。

那么,这种如此纯真的感情,怎么来的呢?

王国维先生曾在《人间词话》中提到:

“客观之诗人,不可不多阅世。”

“主观之诗人,不必多阅世。”

王国维先生

他认为,诗人分成客观的与主观的,客观的诗人需多历事,主观的诗人则不用。

前半句应该是多数人赞同的,经历使人成长。而后半句则认为,人的认识不是向外扩展,而是向内荡漾,就像往湖中投入一个石头,从中心往外荡出圈圈波纹。

这两者的区别在于,前者表达的东西,包含了自己的经历,或是借鉴,或是教训,切身所历。而后者,所思所想未必靠实践得来,是一种天然的纯真感情丰富内心,也许只经历几事,然内心便将想法上升到另一个境界,涉及到社会或人。而且历事越少,感情越纯。

李煜就是这么一个人。

王先生曾这么评价他:

“词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故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是后主为人君所短处,亦即为词人所长处。”

生于深宫中,感情真切纯真,所以其人其词,无不体现风月情浓。

南唐最终还是亡了。李煜成了亡国之君。就像一个人还在读小学,突然就被叫去参加工作一样,一下子越过了几个阶段。

亡国后,他惆怅万千,却只能“无言,独上西楼”。

说无言,其实是无力。

国家被破,无力;复国妄想,无力;也许还有野史中提到的小周后被抢,也无力……越是无力,越是咬牙忍耐,越是衷肠无处诉,所有的力量集聚到一处,最终爆发,化入词中。

他大半生之经历,多是坦途稳境,突然间来了亡国之波浪,无疑是巨大冲击,他的感情或许不再如前那般纯真,也似乎不符合王国维所言的“主观诗人”了吧。

未必!

王先生又说了:

“后主则俨有释迦、基督担荷人类罪恶之意,其大小固不同矣。”

在亡国前,他的作品多是风月柔肠,本以为经历了亡国这种天下少有的事,其作品或会成熟点些吧。

结果,确实成熟了,且似乎更成熟。跳过了“这才像他的经历能写出来的东西”的阶段,而是让王先生体会到有如佛祖、耶稣般体谅全人类的境界了。

当然,李大哥写的时候未必有那种境界,但是,文学作品本来就是见仁见智,不同的人能读出不同的意思,这才是作品本身的最大价值。

他在《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中写道:

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首词写的是亡国之痛,但一千多年过去了,这首词感动了多少人,而这些人却不一定非得经历亡国才能读懂,但仍然能感同身受。

王先生夸他的,也正是这一点。

虽然他有了经历,但他的作品里依然有“主观诗人”的手笔——不仅写了他自己,更能穿越到千年后众多人的情感世界里,产生共鸣。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经历过亡国的人或读出故国之思,失恋的人或读出逝去之爱,压力繁重的人或读出归隐之意……调动了古今人的共同情感,看到宇宙无尽人生无常,无论何人,可能都会在某个时刻感叹“往事知多少”。

俞平伯先生在《读词偶得》中评价这两句是“奇语劈空而下”,就算没有经历过亡国的人,读到的时候也突然有被“劈”到的悸动感。

而之所以能达到这种程度,最重要的原因,是李后主经历亡国后,创作时依然能保持内心的纯真感情,赤子之心。

宝座丢了,却也“被迫”成了个大词人。

我想,这就是王先生说的“担荷人类”之意吧。


参考资料:

1.《唐宋词十七讲》[著]叶嘉莹;2017,北京大学出版社

2.《人间词话 全译释评》[著]王国维,[译评]李梦生;2018,中华书局

3.《唐五代二十一家词辑》[辑]王国维,[整理]万曼璐;2018,中华书局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4,172评论 6 493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1,346评论 3 389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9,788评论 0 349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7,299评论 1 288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6,409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467评论 1 29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476评论 3 412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262评论 0 269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699评论 1 307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994评论 2 328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167评论 1 343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827评论 4 337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499评论 3 322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49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387评论 1 267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028评论 2 365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055评论 2 35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