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庚子年 闰肆月拾伍
【宜】会友 【忌】上梁
曾仕强说:
我们现在把国际化解释错了,国际化的意思是说,对待美国人要用美国人的方法,对日本人用日本人的态度,对中国人还是要保持我们中国人的风度,否则我们变成亡国灭种了。哪一天中国人不像中国人的时候,中华文化不见的时候,我们是很凄惨的,就变成一个没有中华文化的中国人,就变成一个没有中国人的中国,那你赚再多的钱,有什么意义,有什么价值?
所以经过反省,大家就开始要读经了,这也是自然的现象。
近年来的国学风潮,令我们感受传承文化的重要性。但是,路越走越变了,为什么?可能没有延续性,可能没有日新,或者更多,更多…
中华文化是一种融合,我们在传承文化基因上,应是【日新】中的中华文化。
民族的,才是国际的
文化的传承太重要了,从小学到大学最不可缺少的课程,一定是中国文化的教育传承。
当年日本派学生到大唐学习,后来的日本衣食住行都打上了中国文化的烙印,影响了日本千年。有人说看唐朝文化特色可以到日本观光体会!!看明朝文化影响力可以到韩国旅游,足见中国文化的影响力!!
有了文化,传承就有了根,才有未来。我们当年的民族文化,成就了他国风景,是不是更具国际化认同。
几千年来,我们扭曲、误解了自己的文化,搞到最后真是:乱七八糟。所以这次国学不会回到从前,中国人从来不走回头路,我们要建立真正得到认同的中华文化。
文化应拥有灵魂的
曾经一位日本教授的话,令我铭记在心。他说“全世界有资格讲文化的,其实就是你们中国人而已。欧美,他们只有文明没有文化。”
我问:“文明跟文化有什么不同?”
他说:“文明就是人家很欣赏你,很羡慕你,但是不会学你。而文化呢!就是在骨子里,慢慢地扎根里面。
是的,中华民族创造了博大精深的文化。
在吃的方面有全国各地的特色小吃、各大菜系,在饮食文化上,我们有引以为豪的饮食文化。
在世界音乐殿堂上,胡琴、扬琴、唢呐、笛子、锣鼓演奏等等乐曲让世界难忘。
在唐诗宋词上,所谓读过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会写诗、读诗的人,会有一个有趣的灵魂,这个传承太重要了。
中医越来越世界惊叹,针灸中药等等疗治根底是中国文化在支撑,令世界医学发现其中的奥妙。
中华民族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有个大反省,然后经过一个大调整,我们的文化才能够日日新又日新。
可是【日日新又日新】这个日新,不是新旧的新。很多人都误解了,一听到新,就想到新旧的新`、创新的新。那是很大的误解。【日新】其实指改善、精进、优化好的意思;不是新旧的新。
世界本身就是由不同民族的多元文化组成的,世界的本质就是多样化,而每个民族文化都是独一无二的,只有先尊重自己先辈的文化,才能保持自己文化的独特性。
中国文化,文字是基础之魂
比如中国的繁体字,我个人是比较有感触的。这个【化繁为简】真是把中华文字灵魂都化掉了…
中国的文字是图形演变而来,是所有文学的基础,为了某一种错误决定,变成无根之魂。使所有文学缺少灵魂,而从来没有正视过,而一错再错!(这是个人观点,个人觉得这决定:真是屁股长在脑袋上了)。
记得小时候,学了字,每个周未父亲一定要我把“简体字”变成“繁体字"抄写写作一遍,当时我非常抵触,为什么要这样做?
长大了渐渐明白,文字的基础是什么!!了解父亲其实要我:把文字传承下去。
举个例子:现在的【爱】与繁体之【愛】,理解里面的含义吗?没有【心】就爱吗?
汉字、书法、诗词等中国文化元素的传承教育,缺了汉字原有内含,就是缺失灵魂之美。
繁体字在当代,中国人还会吗?
会觉得自己愧对祖先吗?
现在,中国的新四大发明“高铁、支付宝、共享单车和网购”走向世界。
正让世界兴奋… …,希望… …
@ pasulee cop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