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们“worm”忽然发来一条消息
“看一下麦家的《人生海海》”,
寥寥几个字不像他的风格,我们约定读到好书都简单写一下心得,这样大家的读书效率会提升很多。这次他反常的什么都没说。
“不能等拍成电视剧再看吗?”
我反问他,因为我大概知道麦家以前写过《暗算》、《风声》、《听风者》这一类作品,都相继拍成了电视剧,而且我不太喜欢商业味很重的文学作品。
过了好一会,worm才回复我,
“暂时还没拍,看看吧”
我感觉他意兴阑珊,或者是还沉浸在某种情绪中不愿被人打扰。
找来KINDLE,打开一看是PDF版,只适合电脑看,KINDLE上字很小,看着不舒服。
我向worm吐槽版本不好,这么小的字,读起来心情急躁且很累。
worm随手发给了我一个mobi版的,
只写了三个字
“我给你”
他依然不爱说话。
我打开书,出乎意料,麦家这次写的词语平静、简单,没有一丝故弄玄虚或是营造紧张气氛的味道。
一个南方山村里的故事,缓缓道来,就如同一个小孩在用他流水账一样的方式,描述着他一天的所见所闻。
不知不觉,你就被抓入故事之中,心里还是期待着:上校身上的秘密被揭开,担忧着:那些人们被文革闹的迷失了心性。
故事像山间的小河静静的流淌,无声无息的铺展开,时不时的触及你心中关于中国近代史的某个知识点,让你开始重新审视这个故事,或许它并不是简单的山村旧事。
人生海海,好像是一句闽南语,意为,人生像大海一样起伏沉落变换不定,但大海一直都在,就如同生活,颠沛、踌躇却一直都在继续。
故事结构很有趣,并没有采用多条主线交织推进,通篇读下来,很像是九连环,一环连着另一环,解开一环又引入新的一环,直到最后一环解开,你重新审视“上校”的一生,你伴随通篇一直不断的唏嘘人生,忽然变成了沉默。
麦家老师,一开始用的孩童的视角,甚至言语用词都透着稚气,好像整个人完全沉浸在这段回忆中,书写到尾声,又转入成人视角,文字明显带着分量,写到最后,你仿佛坐在炉火旁听一个老人絮絮叨叨的给你讲着故事。写作风格随着第一人称视角推进,渐变成熟,让人惊叹。
我很久没这么一字一句的读书了,这时代,书太多了,品质大多良莠不齐,我通常都会翻过无聊的情节,快速的略读。
但是这一次,我用了整三个小时通篇拜读。
读完以后,我静静地坐着,脑子很乱。
心里堵的慌,却无法言表。
我开始理解了worm今天奇怪的冷淡。
漫漫人生路不是几句话能说清楚的,个中滋味唯有一路蹒跚走来,细细品味。
最后化成一句
“人生海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