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门前有个院子,院门朝西开,门口就横着一条主路。站在门口向里看,院子东边是一方矮舍,里面置些杂物农具,南头设了个方便之所。
最初,院子是泥地,只用砖头铺了两条路,一条从院门口转到正门口,一条从正门口直通茅房。大门口齐齐的铺着砖,很是干净。为了能挡雨,檐子伸出很长,所以又立了根柱子撑着,柱子外贴上白色的瓷砖,特别漂亮。檐边设有流水孔,正下方的地上,铺了层碎砖,这样下雨时,水就不会把泥溅到身上了。这样的布局沿用了很久,大概从我开始能记事儿到小学毕业,都是这般模样。小时候调皮,经常把铺路的砖块翻起来,捉下面的蚯蚓去钓鱼。那些润在水中的碎砖头在雨水的冲刷下,变得越来越圆润,我也喜欢在其中扒拉,想着能寻到宝。正因为这,当我在课上学到了“滴水穿石”这个成语,立刻就领会到它的真意了。
家里的冬天,总是很冷,特别是阴天,还会夹杂着北风,呼呼的从脸上刮过。若是遇到了这样的天气,我爸常常会在吃过中午饭后,选择钻到被窝里,美美睡上一觉,我也跟着这么干。一觉醒来,就感觉外面好安静,探头一看,不知何时,已飘起了鹅毛大雪。这样的雪,一般不会很快停,夜里接着下,第二天一早,就很厚了。这时,小孩子就有的玩了,可以堆雪人,打雪仗。一点都不怕冷,手攥起雪球,反而感觉热乎,再插回口袋里,才发现原来那是冰凉。野外很少去,因为坑坑洼洼,都被雪盖着,怕踩到坑里。孩子们的乐趣,在大人眼里,多半是不听话,又多有关切,怕冷着。大人们好像也不怎么喜欢雪,它把路堵住了,如果不及时清出一条路,就没法出门了。先是踩,把松软的雪踩实踩硬,便能走人了。等到太阳出来晒上一阵,雪会化开,再在上面走就会打湿鞋子,这个时候人们就开始铲雪。我记得最清楚的是,因为我家门口的檐子很长,所以往往先要到楼顶铲雪。铲起一锹雪,往下一抛,啪的一声,溅的四处都是,特别开心。
有一年,我爸不知道从哪儿得知一个捕鸟的方法:在院子里用短棒支起一面大竹筛,下面撒些稻米,短棒上系根绳子,牵到门口,看鸟来了,就拉绳子,罩住它。可没捕到过一只麻雀。我却迷上了这个巧妙的方法,屡屡试验,结果当然还是没有收获。后来我学到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才知道原来这个法子是出自这儿。但为什么没能捕到鸟呢?我想可能是并没有具备书中所说的条件,没有雪,鸟也没很饿,更可能的是,这么多年过去,鸟也变得聪明,不那么容易抓了。但那又有什么关系呢,我还是收获了很多乐趣。
过年了,大人们都很忙,置办年货,张贴对联,做一桌子好菜,还要祭祖……小孩子就很快乐了,什么都不用做,吃的最丰盛,又有新衣服穿。拜年还能拿到压岁钱,可以用来买零食,炮仗,还有玩具。
忙完了又很闲,如果碰上好天气,人们就会抱着杯子四处串门。我家门口阳光最好,所以我爸就好端条板凳坐在门口晒太阳。有时候有人打我家院子外过,看门口有人,就进会来坐会儿,边喝茶晒太阳,边聊天。人总是越聚越多,有时能有五六个人,有的站着,有的坐着,谈笑风生,热热闹闹。
……
童年有很多美好的回忆,是发生在冬天。这些年,村子冷清了不少,过年也有人是不回来的。大家都比较忙,过年也难得真正闲上一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