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收到过一些人的消息,在他们的描述中大多都是因为担忧事情往不好的方向发展而产生的焦虑。生活中一些人常用焦虑来覆盖一些恐惧和担忧或者一些更深层、更恐怖的情绪,所以最后感知到的只有焦虑。
曾经有一个老师说过我太感性,会很容易受伤。我当时还特别文艺的回应道“这是我感知世界的方式”,现在想来本性虽然无法改变,却的确也多少给我带来了一些触摸不到的伤害。焦虑也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在我身上被无限放大,值得欣慰的是这样的情况一方面不但不止存在于我,而且另一方面在心理学上也有迹可循,不至于让我们把自己定义为非正常人。
心理学教授Thomas Borkovec博士将忧虑定义为“一连串充满负面感情色彩的、比较难以控制的想法与画面”。人们会感到忧虑,是因为觉得自己可能会遭遇到一些潜在的问题,需要去预测这些麻烦,或者尝试解决它们。
而长期的慢性的忧虑也就在某种意义上成为了焦虑。
下面援引一些心理学帮助我们缓解焦虑对于生活的阻碍
慢性忧虑会造成哪些影响?
(来自knowyouself)
1. 习惯性回避
当人们忧虑某种场景或者事物具有潜在的威胁时,我们会采取回避的方式进行自我保护。而由于慢性忧虑者总是有不安全感,Ta会持久地进行回避,从而养成了回避的习惯,使得回避行为从一种自我保护成为一种自我设限。它会影响慢性忧虑者生活的许多方面,限制他们的选择以及表现。
比如,你由于害怕自己因为鲁莽地尝试新事物而犯错,于是在工作时,你不敢主动要求接下新项目,失去了展现自己的机会;而在感情中,你也不敢去对暗恋的对象表达爱意;在社交场合上,你怕自己说错话会得罪他人,于是不得不压抑自己的情感。
2. 损伤你的大脑
忧虑可以引起压力反应,使得交感神经系统释放压力荷尔蒙,比如皮质醇,来提升血液内血糖和甘油三酯的浓度,以做好准备应对问题。但是慢性的皮质醇的释放会造成健康问题。
另外,慢性压力反应还会造成大脑的损伤,使得海马区和额前区发生结构改变或者功能衰退,而这些区域和记忆、情绪与认知息息相关,它们的损伤提升了罹患其他精神障碍,如抑郁症和失智症的可能性。
3. 情绪管理能力下降
一些慢性忧虑者会将忧虑作为一种防御手段,来压抑让自己不舒服的念头和情绪:当他们感受到忧虑时,他们就不会去感受到那些他们想避开的情绪。也就是说,很多时候当我们感到焦虑时,我们其实是逃避了更深层的、更恐怖的情绪,也许是害怕,也许是孤独,也许是无能为力。焦虑是一种情绪界的万能货币,任何情绪都可被换成焦虑被我们所体验到。
而这种不健康的情绪管理模式会降低慢性忧虑者对情绪的辨识度,也就无法很好地应对被压抑的情绪。
当我们处于这种忧虑或者说是焦虑中该怎么办?
百科之后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1 忧虑清单
当你一旦感到忧虑,就把忧虑的念头写下来,成为一个“忧虑清单”。在写的时候,不要去评判你的念头(“这么想太傻了!”),只是单纯地记录,并告诉自己:先不忙着忧虑,自己之后会回去看这个单子的。这个做法的好处是它打断了你沉浸在忧虑思考中的做法,并且不是通过压抑的方式,而是进行适当的表达。
而后只选一个时间尽情的看你的忧虑清单
2 限制信息量的接收
在现代社会生活中,每天都会有大量的信息涌入生活的各个角落。但过量的信息,也容易令人沮丧。如果不限制自己所接收的信息量,就会感到疲惫。尤其是信息过多的时候,自己便会过度忧虑。要选择只接收对自己有益的信息。
3 立即行动起来
一旦感觉到不愉快,感觉到焦虑在纠缠自己时,就要立刻摆脱它。不要让自己继续沉溺在忧郁之中。如果自己在不良的情绪里停留的时间越长,想要摆脱就越是困难。立即行动起来,把那种不良的感觉驱除。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