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参加工作时,没有养成整理的习惯,尤其是电脑桌面,呼啦啦一片,每次找文档或文件时都得花费好长时间,终于一件事爆发了,不得不促使自己学会整理技巧,有一天领导让我找一个文件,由于要的很急,他就站在我身边看着我查找电脑,结果我连续点了几个文件夹都没有找到,他很不高兴,用严肃的语气给我提了这个要求:从明天起如果再让我看到你的桌面文件超过三列,等着接受惩罚。
天呐,我听完吓了一跳,有这么严重?但因为有了领导的警告,我在工作整理方面下了一些功夫,掌握了一些有效的整理技巧,更快的提高了工作效率,因为领导的批评,我也理解了他的良苦用心,他是想让我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所以不得不严加要求我。如果不擅长整理,很可能会要拖事业的后腿啊。今天这篇文章就和大家分享关于我与整理术的这些事。
一.为什么我们需要整理?
那就看看以下不擅长整理的后果(你是否也遇到过?)
(1)工作速度较慢,晚上及休息日经常加班。
(2)经常把时间放到找东西上。
(3)忘性比较大,做了这个经常忘了那个.
(4)文件和资料经常丢失。
(5)办公桌比较乱
。。。。。。。。
二.学会了整理,会有哪些益处?
(1)想要的东西很快就能找到,避免浪费更多时间在寻找上。
(2)因为工作环境清晰整洁,工作思路变得清晰。
(3)工作更有效率。
(4)工作之余有更多的时间进行自由支配。
三.整理的对象是谁:
今天主要和大家讨论的整理对象是以下3个方面:
(1)文件及办公桌的整理。
(2)时间的整理。
(3)阅读书籍的整理。
四.如何整理?
1.文件及办公桌的整理技巧
整理目的:就是要达到“你想要的东西伸手就能拿到,并方便使用”的最佳状态,不要花时间去记“东西放哪儿了”。
有人可能会说,别看我办公桌乱,其实东西放在哪里我记得一清二楚,可是我们处在团队中,有很多文件需要和同事共享,如果有一天你不在办公室,如何保证别人也能顺利的从你电脑上找到这个文件,所以无论对个人还是对团队,学会整理技能必不可少。
(1)在整理之前你要准备的小工具:
透明文件夹、档案袋、小文件柜
(2)把办公文件分为正在办理状态和保存状态。
①正在办理的文件因为使用频率较高,建议摆放离手边近一些,文件尽量使用透明文件夹,用后记着归回原位。透明文件夹建议贴上标签,方便查找。
②那些已经办好或者需要暂时保存的文件建议用档案袋保管,贴上标签。放进抽屉里,因为不常用,就不要放在桌子上占地方了。
关于该不该处理掉一份文件,有以下三个原则可参考
①是不是已办文件。
②是不是重复的文件。
③是不是今后不再利用到的文件?
如果不容易判断今后要不要用,可以先选择“暂且保留”,如果再保留状态超过一年,那就下决心扔了吧。PS:暂且保留的文件不要过多,能扔掉的尽量扔掉,不然也失去了整理的意义,你想啊,打开文件夹100多个文件都是保留文件,整理的意义何在呢?
切记用后归回原位
如何布置办公桌:
①常用的东西放在桌上,除了电脑、电话之外,还有签字笔、订书机、便利贴等,最好放在笔筒里。不常用的修正液、胶带就可以放在抽屉里。(放在抽屉也是有讲就的,第一个抽屉放什么,第二个抽屉放什么,第三个抽屉放什么,贴上标签,这样即使你不在办公室,其他同事也能容易找到)
②东西摆放在固定的位置:每天使用的东西放在固定的位置,用户归还,保证办公桌井然有序。
2.关于时间的整理技巧(四步工作法)
①准备TO DO LIST清单,无论什么工作都写进清单里,相当于一个任务篮子。
②分析这些任务,哪些是在短时间内可以处理的(比如5分钟以内做完的就不要拖),哪些是可以委托别人做;哪些是自己亲自做的,不同的任务类型做上记号。
③马上把5分钟以内能做完的任务赶紧做完,标上记号。
④需要自己亲自做的和协调别人做的,做上记号,并标注任务最后期限,委托别人做的工作也要定期的和别人沟通,以防因为沟通不畅引起的工作失误。
PS:不要忘记给自己小奖励,如果在deadline完成工作的话给自己一个小奖励,会让自己有成绩感,比如可以喝杯星巴克咖啡,可以请自己吃一顿大餐等等。
3.关于阅读书籍的整理(已读完的书,做好摘录)
利用摘录阅读法,挑出每本书有价值的部分就可以了,阅读的时候最好旁边准备好纸笔,有感触的话随时记下来,若是看电子书,出门在外不方便记笔记,可以先读完,然后找个整块的时间做读书笔记,记录下来这本书的收获心得。这些任务都完成之后,当书中精华的部分已变成你的思想时,这本书你就可以放在一边了。
对于一名爱书的人来说,如果每年读100甚至200本书,持续两三年,书太多了,不做整理是万万不行的,其实我们需要的不是书籍本身,摆在那里显得博学多才,而是在于书中的精华内容和思想是否被掌握,被应用,是否变成了你自己的知识。这才是我们读书的目的,当然一些值得收藏或值得反复阅读的书可以保存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