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号】的使用

不希望朋友们读,因为太啰嗦太长,会耽误大家时间。只想自己能搞懂,它是自己的学习过程,因怕丢失就存放在这。

这节课学习“分号”的用法

分号上面是一个点,下面一个逗号,分号(;)。

分号表示复句内部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及非并列关系的多重复句中第一层分句之间的停顿。所谓并列是指句子结构的并列(不是并列的词和词组),也有意思的并列。

分句就是表示我们一个长句子之间的有两个句子是一个并列的关系,中间用分号分开。

第一个它表示出来的意思是并列的关系,第二个就是它句子结构的并列,比如说前面用比喻句,后面也用比喻句,前面用夸张句,后面也用夸张句。

比如:因为春天来了,田要种; 夏天来了,草要拨; 秋天来了,粮食要收。

那像这个就是句子结构的并列,中间可以用分号。

分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用途:

1.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并列分句的复句中,各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用分号 (尤其当分句内部还有逗号时)。

比如:

老人每天早晨抓把柴煮饭,带上干粮扛上铁锹进沟上山;晚上回来,吃过饭,抽袋烟就睡觉。

来看一下这个例子的第一种用法,就是用在两个以上并列的复句中,那各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用分好,这个例子当中,就是“老人每天早晨抓把柴,煮饭带上钢干粮,扛上铁锹,进沟上山;晚上回来,吃过饭,抽袋烟就睡觉。〞

来看前面的“老人每天早晨抓把柴,煮饭带上干粮,扛上铁就进沟上山,它其实也算是一个完整的句子了,晚上回来,吃过饭,抽袋烟就睡觉。它也是一个完整的句子,如果把它抽离开来的话,那在这里它就是一个长复句,就是一个长句子,如果把它变成两个短句的话就是,老人每天早上噔噔噔噔噔然后进沟上山,那下面呢,就是老人每天晚上回来吃过饭,抽袋烟就睡觉。那这就是两个分句,加一起就变成了一个长复句,那中间可以用分号。

那这样解释的话,你理解吗?

我说,像老人这段中间用的分号,我还真用不好。

老师说,那用不好的话,我们就把它变成单句就可以,就不要写长复句。

但是,我们学习这个分号的用法,你要理解,你要知道它是怎么用的。

那这样讲的话,你理解这个分号的用法吗?

我:上一句春天来了,老师说的可以用分号,还能理解一点。

老师说,老人的这个例子,你就把这个分句当成一个分割点,它前半部分是一个完整的句子,后半部分加上主语‘老人’,老人每天晚上回来吃过饭,抽袋烟就睡觉,那它也是一个独立完整的句子。

你看一下分号前面,分号后面,他们两个都是一个独立完整的句子,就可以独立拆开来直接写,要把它两个组合到一起的话,那中间要用分号。

就第一个用法的话,你可以再品一下。

那我们可以接着来学习第二种用法。

2. 用于分项列举的各项之间

在每一项里,不管是词、词组、单句还是复句,都作为一个分句各项末尾用分号,最后项末尾用句号。

比如:

农民对一个好的村干部的要求一、办事公道一碗水端平;二、自己不要吃得太饱;三、有经济头脑。

这个就是我们在写文章的时候会有总结,比如:我打造爆款短视频的三个心法123,分别是什么,前面一写完,后面要用分号,二写完之后,后面用分号,那第三呢,我总结的只有三点,那第三点写完之后要用句号。

还比如说就是,别人问,你学习有什么方法吗? 那我的方法有四种。第一是什么分号,第二是什么分号,第三是什么分号,第四是什么句号。

那这样讲你能明白吗?

有点明白。

你试着来写一写加深自己的印象。

好。

比如:

我提交了入党申请,为了表示我的决心,我决定从以下三个方面以表我的态度。 一、努力学习党章,领会党章,自觉遵守党章的要求;二、倡导我系优良学风,刻苦钻研专业知识,努力提高综合素质和先进性素质;三、营造团结向上的积极氛围,爱社会,爱祖国。

用法非常准确,你掌握得不错。

你课下在写的时候,可以刻意用一下这些标点符号的用法。

嗯,好。

那么这节课到这里就结束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我想起很多年前遇到的一个问题: 小学生卷纸上经常会出:这段话中有几句话这样的问题。一般来说,句号、问号、感叹号,有...
    三门峡064涂荣娜阅读 18,305评论 0 3
  • 句号 一句末尾用句号,语气平缓调不高。 读书见它要停顿,作文断句莫忘掉。 基本用法 1.用于句子末尾,表示陈述语气...
    一杯甜豆姜阅读 352评论 0 1
  • 前 言 本标准由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北京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沈阳、刘妍...
    onekbit阅读 5,414评论 0 2
  • 今天看一本关于写作方面的书——《从零开始写作》里面有一段介绍的关于标点符号的说明,我觉得非常适合我,而且很详细。 ...
    反熵增者阅读 3,123评论 7 19
  • 每次批阅作文,都发现学生的标点符号用得是一塌糊涂。有的一逗到底,有的顿逗不分,有的“和”与顿号连用,有的“...
    芳语文阅读 16,204评论 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