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星(满分五星)
如果我要列一份影响我一生的书单,那么这本书必在前十之列,书中的研究可以追溯到90年代,在如今任何提到思维模式的书籍里都逃不开作者研究,虽然如今看来这本书中所举的例子稍显鸡汤,为了突出研究中的成果列举的例子都偏向戏剧化,而且有的例子回想起来相关性也并没有书中所言这么明显,但这些都不能掩盖它真正的意义——告诉所有人“你可以更好”
一、两种思维模式
本书的核心内容就是探讨成长型思维模式和僵化型思维模式之间的差别和优劣,简单的说抱有成长思维的人更关心实现目标的路径,将结果当作反馈,每一次的成败都不过是他前进的阶梯;而僵化思维则会让我们过于关注自己的表现,总想证明自己够好,结果这种想法反而让我们只能停留在舒适区,变得越来越敏感,也越来越难以进步。
当然两种思维并不是绝对的划分,有的人在工作上是成长思维,认为再差的新人只要懂得学习方法,不断努力也会变得优秀,在感情里却是僵化思维,认为好的恋人天生如此,一旦有一点不满意就认为对方不是那个人。
二、造成僵化思维的原因
造成僵化思维的原因有很多,概括起来就是过于关注结果的环境,学生时期,如果父母过于关注成绩而忘记了成绩只是反映当下状况的工具,孩子就很容认为结果定义了自己是谁,考好的时候被夸聪明,考得差就被骂笨,当中的付出都被抹去,每次结果都是对自己的定义,这种情况下人就很容易陷入僵化思维的怪圈,于是他们的努力方向就是让自己显得优秀,显得聪明,为此必须回避困难,甚至要作弊,要超越规则。
当然僵化思维的形成不能只归结于外部环境,我自己的总结是对自我定义的缺失,因为没有办法客观的看待自己,必须借助某个标准,结果把标准当作了主体,于是就很容易陷入这种状态。
三、如何培养成长思维
培养成长思维的方法说来其实很简单,那就是把所有的经历都当作一次反馈,而不要当成是决定我们自己是谁的考核,不过很多人都很难真正做到如此,我结合书中的内容总结了一下自己认为可行的方法。
️接受:接受我们自己身上存在的固定思维,它们是我们的一部分,我们要做的是让它们尽量少的干扰我们的行动。
️观察:找到什么激发了我的固定思维模式,它会在什么时候出现,放下对自己、对他人才能的评价关注,想想做了什么,判断这其中有没有什么可以改进的地方,直到最终结果出现前的每一刻都是我们要反思的地方,不是“我不应该”,而是“我下一次要”。
️命名:给固定性思维起个名字,小斯,当固定型思维出现时叫它的名字,然后想一想它对你做了什么?它告诉你差不多了?告诉你没希望了?还是说你不配?
️沟通:告诉它你要走的是怎样的一段路程,告诉它你没要一起走完这段路,欢迎它的到来,因为你会发现未来的路途不会孤单,多了一个爱抱怨的朋友。“我可能会失败,你愿不愿意陪我试一试,我们有些耐心,一切都会不同。”
️前进:每天前进10公里要比看心情行动走更远,不管它心情如何你们都要向前。
️认知:成长思维就是不把我们的能力看作固定的值,感情也好,技能也罢,任何成功或者失败都是我们积累经验变得更好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