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晚,落微雨,洗了热水澡又敷着面膜,忽然有一种极为悠然的喜悦与自在之情;那么这种时候应该做什么呢?当然是夜读《红楼》啦。
在我的人生里,有着数不清的这样的夜晚,明明没有闲事挂心头,却觉得内在饱满丰盈得异常充足——这大概是内心的丰盛体验罢!而每至此刻,唯一属我心意的,只有《红楼》。
我看的是喜欢的三十八回,大观园的姊妹们和贾母一处赏桂花吃螃蟹,虽然不知已经读过多少次,但每次都能赏出一点新花样来。
我记得幼时的审美尽是从《红楼》处得来,就譬如这一回,我发现桂树原来可以长得很高大,而吃东西的时候大可坐在桂树下的草坪上,铺着“花毡”,好像野餐一般。虽然这个“野餐”的概念自欧洲传来,但是我国古人早已享受,我小时候觉得这样可浪漫了,虽然是给丫鬟婆子准备的,但是比坐在桌子上感觉好玩多了(估计古代贵族女性也不允许坐在草坪上吧哈哈哈)。
而我从小耳濡目染的人际间的往来,也大多由《红楼》得来,没错,每次看见凤姐游刃有余地周旋在贾母王夫人与众姊妹间,我都觉得能学到特别多的东西。你看这回,不说那个“老寿星”的笑话儿,也不说她替云儿张罗,哪怕只是贾母走上了竹桥,她都能立时间想到竹桥的响动有可能会惊扰到老年人,她马上去搀扶并且为贾母宽心——行动力不仅爆表,而且太会“来事儿”了。我成年后进入职场,也像凤姐的这种方法行事,也很有行动力,也会特别替他人着想,我必须得说,的确在职场上,这样做非常有帮助。
再说回这一回里,有人说她特别特别喜欢迎春在花阴下拿着花针穿茉莉花,我又何尝不是。但是我童年时特别喜欢的是探春李纨惜春在垂柳阴中看鸥鹭,因为鸥鹭是雪白的,垂柳阴是碧绿的,在碧绿色的柳烟里,有鸥鹭在水面嬉戏,水光晴色,在秋日的朗朗清空下,三位美人在一边笑着聊天一边观赏——这对还是小孩子的我来说,画面太美了,这种视觉想象的冲击力非常大,这是构成我童年开始的美学修养的最重要的一部分;而我是后来才喜欢看迎春拿花针穿茉莉花的,那是何等悠闲自在的美人!我长大之后才开始向往这种悠然,可能因为人类的成年社会太嘈杂太累了,所以反而蓦然爱上了迎春的这幅美人图——并且我长大了开始喜欢茉莉花了,笑。
然后是黛玉,我看黛玉想自斟一杯,于是拿起了“乌银梅花自斟壶”——在此先感激曹寅,幸好他和康熙关系好能力又强,所以家里有钱还做的是江南织造,真的见过大世面所以《红楼梦》里才有这么多琐碎的细致的精细到一壶一杯一筷子的描写和名称,读着太过瘾了,没有世家贵族的家底,根本不可能想象出来这么多这么美好的名器具,因为这太有文化感而让我无比庆幸我11岁就开始读《红楼梦》以后也会一直读下去,它对我人生各个方面好的影响太大了,感恩。
说回这只壶,脂砚斋评道:“写壶非写壶,正写黛玉”。一个壶有什么可写黛玉呢?我今天忽然想到,壶上是梅花,此次作诗夺魁的黛玉写的是菊花,她抽花名签是芙蓉,也就是荷花,而她住的潇湘馆又是竹——无论从哪个比喻来说,黛玉就是清高孤傲的高洁形象,是冰姿玉骨的梅、是“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的菊,是“只可远观不可亵玩”的荷,是自有高节亦为君子的竹。黛玉的所有形象与身影都是如此,雪芹在每一个细节都尽数展现着。非常好,非常非常好。
而与此相较,宝钗是牡丹,但偏偏“任是无情也动人”,而她住的蘅芜苑,无一朵鲜花,只有名贵的香草,这些香草呢却都“愈冷愈苍翠”,她本人也“从来不爱这些花儿粉儿的”,再想宝钗的判词里,“金簪雪里埋”,我不禁再次感叹起来。
黛玉自比“草木之人”,她又原是仙草转世,因此她的品性与喜欢的环境,自然也是和植物有诸多的关联;而宝钗呢,不仅名字里有“钗”,又佩戴着象征“金玉”的金锁,咱也不管这金锁是后天强造的,金本来就克木,她的性格与喜欢的环境,亦展现了她独有的特点。
这不得不让我感慨,雪芹你是强迫症吧哈哈哈~
好啦,我去喝酒了,下回再谈吧~
晚安~
啊再补充一点:湘云的“枕霞旧主”,我看着宝玉直接在云儿的诗作下缀了一个“霞”我就开始笑,雪芹啊,你真是什么都做到了极致,湘云是红色的,她就永远是红色的,什么都是红色的,简直笑死我了。
我永远爱《红楼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