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
最近有个说法叫做:通过自律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不展开讲这句话,非常鸡汤,而且被讲烂了。剔出其中的一个点来讲,如何做到自律?一个关键就是能够拒绝,面对诱惑能够坐怀不乱,坚定拒绝,比如减肥期间,面对美食能够拒绝;节假日,面对朋友邀约能够拒绝。一般这里的鸡汤文套路呢是告诉大家:1. 设定一个目标,然后删除那些与目标无关的事情,或者负面效果的事情。2. 我们只是被原始社会时期发育的大脑所欺骗啦,不要被人性弱点给击败,要理性!
但是,我觉得还有其他的一种解释我们难以拒绝诱惑的原因,那就是预期管理。
举个例子吧,这个例子对我来说还是挺伤心的。在我现阶段能支付消费水平里,能让我感到惊艳的美食几乎很难出现。因为没吃过米其林,所以也不知道有多好吃。但是从小跟着爸妈参加饭局,大学和同学吃人气餐厅等等.....那些一般大众消费的人气的美食和餐馆在我嘴里也只能打个70-80分,也就是不错,但是不够惊喜。如果一件事情让人觉得有些麻木的话,就有了拒绝的余地了。比如,我路上走着走着,看到一个蛊惑人心的宣传语,向我推荐法式烤土司,我可能第一次会迈入那家店,尝一尝厨师手艺,不出意外的话,味道对我来说是一般的,至少没有宣传语写的那么好。以后我再看到另一家店类似的宣传语,我就能做到拒绝,因为我预测这家店也不能惊艳我的舌尖。
有句话,叫做见过大世面,就能云淡风轻。我的理解是:不是那个人度量很大,特别超凡脱俗没有欲望,只是因为他见多了,都麻木了,小小的利益怎么能扰乱他的心呢。
这里还夹着一个立场的问题,很多职场文都告诉大学生们:不要在意起薪,看公司和老板的潜力。这句话说起来很轻巧,但是对于来到大城市工作的大学生来说,那几百块钱真的很重要啊。房租、吃饭、交通、水电煤气哪样不花钱,多几百块钱就能吃一顿好的给自己一个喘气的时间,顺便晒晒照片,在朋友圈里面找点优越感。所以说,大学生对于那多出来的几百块的工资难以拒绝。而那些写职场文章的大牛们,拿着高薪水,哪里能体会到这几百块所包含的幸福感。所以大牛们会觉得匪夷所思,居然有人为了几百块丢了自己的未来。
有段张爱玲写的小短文《非走不可的弯路》:
在青春的路口,曾经有那么一条小路若隐若现,召唤着我。
母亲拦住我:“那条路走不得。”
我不信。
“我就是从那条路走过来的,你还有什么不信?”
“既然你能从那条路走过来,我为什么不能?”
“我不能让你走弯路。”
“但是我喜欢,而且我不怕。”
母亲心疼地看了我好久,然后叹口气:“好吧,你这个倔强的孩子,那条路很难走,一路小心!”
上路后,我发现母亲没有骗我,那的确是条弯路,我碰壁,摔跟头,有时碰得头破血流,但我不停地走,终于走过来了。
坐下来喘息的时候,我看见一个朋友,自然很年轻,正站在我当年的路口,我忍不住喊:“那条路走不得。”
她不信。
“我母亲就是从那条路走过来的,我也是。”
“既然你们都可以从那条路走过来,我为什么不能?”
“我不想让你走同样的弯路。”
“但是我喜欢。”
我看了看她,看了看自己,然后笑了:“一路小心。”
我很感激她,她让我发现自己不再年轻,已经开始扮演“过来人”的角色,同时患有“过来人”常患的“拦路癖”。
在人生的路上,有一条路每个人非走不可,那就是年轻时候的弯路。不摔跟头,不碰壁,不碰个头破血流,怎能炼出钢筋铁骨,怎能长大呢?
这段短文貌似是我初中时候的语文阅读理解,现在反而有了更深的理解。在成长的时候,就是会摔跟头的,就是会被蛊惑,难以拒绝诱惑,所以我觉得所谓的最快最有效地成为人生赢家捷径是不存在的。而且,我们就好好经历,好好感受每一个年龄段的酸甜苦辣也不错啊。当我们体验的够多的,就能慢慢学会拒绝。
所有你要的东西,都会实现,只是时间问题。然而正是不吻合的时间让人生显得有些遗憾,又有些美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