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女儿学校给布置了一个作业,写封信给你想寄的人。女儿愁眉苦脸的问我,妈妈,信怎么写,去哪里邮寄啊。我也被问住了,距离上次写信已经快二十年了。邮筒还在么,邮票还有么,写的信还能被收到么?
无独有偶,最近看了一本日本小说叫做山茶文具店,主人公在经营镰仓一家文具店的同时替人代笔写信的各种治愈故事。文字很优美,作者的内心应该也很安静,读起来很多细节总有代入感,仿佛宁静夏夜的萤火虫在窗前闪耀,仿佛阳光轻柔的抚摸在我们的额头。女主把这种平淡的日子过成了诗,在字斟句酌句句推敲中,在把自己沉浸在委托人的情感中的每一个瞬间,感到她的温柔与美好。
如今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电话、微信成为人们沟通最常用的工具,连电子邮件都变成了一种比较正式的沟通方式。有几个人还会去写信,去等待信寄出和收到的过程,很多人恐怕再也体会不到。我们在享受信息化便捷的同时,有一些东西也悄悄在逝去。那饱含在信纸字里行间的满满情意,那纸张笔迹的凸凹间所显露的或焦急、或忐忑、或兴奋的种种心情,都在电子化的文书中被抹平,再难觅踪迹。
我们变得更容易不安、焦虑、缺乏安全感,快节奏的生活压榨了我们思考和喘息的空间,我们变得很难让自己安静下来去做一些看似很琐碎、但却很疗愈的小事。我们的手习惯了敲击键盘、拿握鼠标,每每拿起笔,却总有一种陌生的感觉。
什么时候,能再提笔,给许久不见的朋友写一封信,不是发一个简单的微信祝福,也不是打一个词不达意的电话,而是真正手写一封信呢?虽然我的字不好看,但我相信那份心意一定能被收信人感知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