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了昨天的“顿悟”,今天走进教室多了一份平和和愉悦,而这份心情,也轻易传染给了我的班级和孩子们。他们没有了恐惧,在友好的气氛里背诵、听写,不会的我不厌其烦地等待,教其方法,动作慢的不再苛责于全班的收齐。结果却比我预想中的好很多,最终没交的只有三个人,虽然还是有很多人达不到100分的标准,但学习本身就是一个不断犯错与改正的过程。为什么要求所有人教了一次就能全部掌握呢?面对错误,我的宽容和同情比严厉的责怪更有效不是吗?
最近看的《爱的教育》,里面的所有老师对学生都有一种从内心散发出的宽厚与慈悲,不管他们面目如何,内心却总是充盈着对儿童的珍视和尊重。我如今面对的世俗是什么?是师威凌驾于任何之上的专制,要不然就是脾气太好,管不住学生?是追逐成绩、平均分和及格率的层层压力?可那些功课不好的学生也是多么可爱呀,他们的眼睛里也渴望获得肯定和成功,他们甚至还不了解自己已经被成人贴上了“成绩差”的标签。更悲哀的是,他们也许已经懵懂地知道了自己的残缺,智商的残缺对人的打击并不比身体的小。在这样的世俗下,我能做的是什么呢?其实我早就知道答案,是给予每一个我遇到的生命最充盈的爱,是尊重每一个个体的差异,是顶住压力,让他们的童年时光中多一些真正有益于塑造灵魂的东西。
改变从细小开始,我将记录自己每一个细小的改变,让这些涓流汇成小河,小河在山间流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