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木德》强调,沉默对于聪明人是有好处的,对于愚蠢的人,则更有好处。说话这个事是有艺术的,一句话能成就你,一句话也能毁了你,犹太人有句俗话,当傻瓜高声大笑的时候,聪明人只是微微一笑,因为善于听话的人,容易表露知性,而喜欢表现自我,喋喋不休的人,基本都是傻瓜。
一个主人对仆人说:“给我买最好的东西”回来,仆人买回来一个舌头。主人又对仆人说:“给我买最坏的东西”。仆人又买回一个舌头。主人问他为什么两次都买舌头。仆人回答说:“舌头是善恶之源。当它好的时候,没有比它更好的了;当它坏的时候,没有比它更坏的了。”
朱元璋当皇帝后,儿时的一个伙伴求见,那人一进大殿就大礼下拜,高呼万岁,说:“我主万岁,当年微臣随驾扫荡庐州府,打破罐州城。汤元帅在逃,拿住豆将军,红孩子当兵,多亏蔡将军。”朱元璋听完这番话,非常高兴,重赏了这位老朋友。
消息传出后,另一个当年的伙伴也找上门来,见到朱元璋,激动万分在金殿上说道:“万岁,那时候咱们一起放牛,有一次,我们在芦苇荡里,把偷来的豆子放在瓦罐里煮,大家抢着吃,把罐子都打破了,汤和豆子撒了一地,你从地面抓豆子吃,把红草根卡在喉咙里,还是我叫你用一把青菜吞下,才把那红草根带进肚子里。”当着文武百官的面,这番描述让朱元璋又气又恼,哭笑不得,只好喝令左右把他拉出去斩首。
荻原朔太郎说:“社交的秘诀,并不在于绝口不提事实,而是即使说到真实面,也不至于触怒对方的技巧”。
天津卖茶汤的杨巴,茶汤手艺远近闻名。李鸿章来天津巡查,当地官员便让杨巴给李中堂做一碗地道的天津茶汤。李鸿章看了一眼杨巴端上来的茶汤,眉头一皱啪的一下掀翻汤碗,满座官员吓得大气不敢喘。
杨巴却看出来可能是李大人没喝过茶汤,以为漂浮在汤上的芝麻碎末是脏东西才这么生气。杨巴心想:倘若说这是芝麻,不是脏东西,不等于骂中堂大人孤陋寡闻,没有见识吗?倘若不加解释,不又等于承认给中堂大人吃脏东西?说不说,都要挨一顿臭揍,然后砸饭碗子。而眼下最要紧的,是不能叫李中堂开口说那是脏东西。大人说话,不能改口。必须赶紧想办法抢在前头说。
只见杨巴脑袋撞地,“咚咚咚”叩得山响,一边叫道:“中堂大人息怒!小人不知道中堂大人不爱吃压碎的芝麻粒,惹恼了大人。大人不记小人过,饶了小人这次,今后一定痛改前非!”说完又是一阵响头。
李中堂这才明白,茶汤上那些黄渣子不是脏东西,是碎芝麻。明白过后便想,这卖茶汤的小子真是机敏过人,居然一眼看出自己错把芝麻当做脏土,而三两句话,既叫自己明白,又给自己面子,于是对杨巴心生喜欢,便说:“不知者当无罪!虽然我不喜欢吃碎芝麻(他也顺坡下了),但你的茶汤名满津门,也该嘉奖!来人呀,赏银一百两!”
你看,会说话有多重要,关键时刻能保命啊。看穿不说穿, 给对方留面子同时解释清楚,即使他嘴上不说,心里也会感激你。实际上会说话并不影响内心的纯真,反而那些自诩心直口快的人往往已经出口伤人还不自知。
有一次我在店里试穿觉得很合适,可是一看价钱只好默默挂回原处。旁边的导购聪明地说:“如果您不喜欢这件,我们这还有别的款式。”然后拿给我一件款式相似价格更便宜的。而大多数导购则会直接拆穿说,如果你觉得贵,我们这有价位更低的。这话作为顾客的我自己说可以,可是由店员说就有点尴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