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大部分家长都不知道如何面对孩子的青春期?甚至有些孩子的青春期还没到来,家长就开始心惊胆战,不知所错?担心所谓的“青春期遇上更年期”会碰撞出许多不愉快的火花,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从青春期走过的,这只是自我成长的一个必经阶段,只要多了解一些青春期孩子的心里特征,掌握一些相处之道,事实上并非难事!
我认为与青春期孩子的相处之道是:尊重、倾听、换位思考、理解、共情、关心和少唠叨。
为了验证上面的“相处之道”,我给大家分享几个生活中的小案例。
(一)儿子月考的前一天
一天晚上儿子放学回来,给我说:“妈妈,明天考试。”
“哦,还有需要买的东西吗?”
“没有。”
“那今天应该没有作业吧?”
“没有”
“太好了!收拾好东西之后,赶紧去看电视吧。”
“哪有你这样的妈妈呀?太特别了!简直不论路!”儿子边说边笑,但是那个表情感觉老幸福了。
我又笑着继续说:“怎么了?是不是我应该说,赶紧去复习,去做题才算正常呢?我认为,这与平时的付出和努力有关,也不是这一个晚上就能够补回来的?除非死记硬背的东西也许还能起点作用,其余的应该还是平时的积累。”
“妈妈,我明天早上早起一会儿,起来背背东西。五点起床吧。”
“五点太早了,还是5点半吧?”
“不行,就五点,你们不想让我自己定铃,但是每次早上让你们早喊我,你们都会推尺二十分钟。”
“哈哈!确实是这样,我们也是心疼你,每次真是不舍得叫醒你,想让你多睡一会儿。你这个年龄正是长身体的时候,身体最重要!行,今天晚上9点之前睡觉,明天早晨五点一定准时叫你行吗?”
“好的。”
以上这些,都是我一边做饭,儿子一边跟我聊的。吃过晚饭之后,他并没有按我说的去看电视,反而看起了课外书。
后来八点多的时候,妹妹突然想起来,我答应她当天晚上带她去古城。为了证明我的说话算话,虽然有些晚了,也只能兑现诺言。因此,当我去给儿子解释一下时,没想到这家伙正在浏览语文课本。
给儿子说完之后,我就带着妹妹去古城了。爸爸有事也没在家,中间我一个电话也没打,没做任何的提醒,因为我觉得信任二字对孩子来说尤为重要,我从心里也真的相信儿子!
等我们回来的时候,已经将近十点,哥哥早已进入梦乡。
我也被映入眼帘的这种特殊的留言方式所笑喷!
原来是姥姥打电话过来找我有事儿,但是儿子也不知道我什么时候回来,估计也担心在古城里不一定能接到电话?所以他为了不影响睡觉,就给我留了个条,而且为了能让我打开门就看到,于是就想了一个这样特殊的方法来告诉我。
临睡前,我专门定了第二天五点的铃,因为我也要说话算话。
第二天早上,我被铃声震醒,迷迷糊糊爬起来去叫儿子,原来他自己也定了铃,铃声正响。我好庆幸自己的说话算话,如果这次没有按约定来叫的话,估计儿子对我的信任定会骤然下降。
叫醒他之后,我又回去补觉半小时,5点半起来给儿子做早饭。他也紧紧抓住这珍贵的早晨时光,用心的背着东西。
吃早饭的时候,我们聊了许多话题,就是没说任何关于考试的事情,我也没有任何的叮嘱和强调,我相信不仅仅对于初三的孩子来说,应该是对于大部分的孩子来说,过多的唠叨、说教和不放心真的会成为教育中的废话,也许还促成了所谓的“左耳朵听,右耳朵扔”,也会对下次的沟通造成障碍。因此,良好的沟通也要恰当好处,掌握合理的尺度和方法。
这时候,也许会有家长很不解的说:“真是不论路的妈妈,哪有第二天考试头天晚上还让孩子看电视的?我就是控制不住想唠叨怎么办呢?”
因此,有时候控制住自己的嘴巴也是一种修炼!
我再给大家分析一下这样做的益处:
1,考试前不但听不到任何唠叨,还建议去看电视,想一想如果做到了这样,孩子还会抵触考试吗?
2,自然平和的心态会让孩子降低紧张情绪,减少失误,轻松面对考试。
3,一个晚上的时间能带来多少神奇的效果呢?如果发现薄弱的环节太多,也许更会降低自信,增加焦虑心态。
我自己回顾一下,如果昨天,儿子跟我说了考试事情之后,我突然变得非常紧张,又唠叨这个又唠叨那个的话,孩子会是什么样的反应呢?换位思考一下,孩子是不是也会变得慌张、心烦意乱,紧张焦虑起来呢?而且下一次孩子还愿意和你聊天吗?就一个晚上的时间,烦躁、焦虑、紧张和自信、放松、平静的心态哪一种更有利于考试呢?
有许多家长很困惑:为什么我的孩子每当考前和考试时都变得特别紧张呢?以至于会造成很多的失误。我觉得我们家长首先要从自身上找一找原因,回忆一下,每次考试前你是如何做的呢?
有的时候孩子的学习真的不是强迫的,尤其青春期的孩子,多换位思考一下,想想我们自己喜欢哪种方式呢?发自内心愿意去做的事情和被逼无奈去做的事情,哪一个更有效率呢?其实,越是尊重理解他,他反而会更加努力,更有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