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仇和”
在昆明一家书店,买了一本记述昆明近现代历史文化的文集《昆明的眼睛》。这本书,选编了近百年来海内外文学名家书写昆明的作品。
这本书2011年出版,正是仇和在昆明当政时期。面子、攀附,也许是某些文人的“通病”, 是一种不好的习气,和不少地方一样,出书了,想提高点儿品位,增点儿色,愿意叫地方官员,题个字,写个序,尽管有的官员对书的内容并无兴趣,也得逢场作戏,凑合几句。还有的官员胸无点墨,提笔忘字,也只得找人代劳,要的是官员的名字。
仇和是一个贪官,一个“大老虎”。仇和落马前,是一个有个性的官员,风格独特,说话快、走路块,雷厉风行,讲效率。比如,与他共事的女同志,开现场会,不敢穿高跟鞋,不敢多喝水,怕崴了脚,怕跟不上路,怕内急上厕所,怕误事挨批评。媒体对仇和施政风格和一些大胆的改革措施多有报道,仇和算是一个在全国有知名度的地方高官。
买书结账的时候,我问书店服务员:“这本书是仇和写的序,知道仇和吗”?服务员说:“仇和是什么人?”。这位服务员有些年轻,可能不知道,我又问一位年岁大一些的服务员,她也说不知道,问我仇和是做什么的?我说:“仇和原来是昆明的市委书记,因贪污腐败抓起来、判了刑,现在北京,住在秦城”。
小书店、人不多,服务员也热情。我说:“仇和写的序我看了,仇和出身农村,小时候家里穷、吃不饱饭。他聪明,爱读书,做官后很敬业,也很勤奋。”我翻开书,指着其中一段说:“比如仇和写的这几句话也挺有道理的,‘心中有百姓、胸中有事业、肩头有责任、每天多干几小时,多做几件事,不正是在延展人生的长度和深度吗’?”
服务员说:“俺知道了,仇和在俺这儿当过官,贪多了,坏了,坐监了”!
做官,好名声,人们不忘,流传下去,好事;贪官,坏名声,人们不记得,也该!
2017年8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