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0.20,家长辅导课01,收获

【勤奋感的培养】

用鼓励的句式,帮孩子看到,他付出与得到的对应关系!

例如:

孩子:今天的语文听写,我全对!

家长:哇,你是怎么做到的?

如果孩子不知道怎么回答,家长:我注意到你昨天把所有的生字操了三遍,今天语文听写,你得了全对。

如果孩子知道怎么回答,家长要可以重复一下孩子的话。

补充:游戏之所以让孩子上瘾,是因为孩子在玩游戏的过程中看到的自己付出和收获。


【家长如何陪伴?】

观察孩子的行为,思考孩子行为背后的内在需求。

帮助孩子看到他自己的行为,家长可以这么说“你做了什么?你是怎么做的?”这个过程,描述行为,而不做评论。

例如:

6:00-9:00是作业时间,但是6:00-8:30,孩子都在偷偷地玩平板,8:30-9:00,孩子为了赶时间抄作业。

孩子的行为:偷偷地玩平板——孩子的需要:放松、娱乐的需求

孩子的行为:抄作业——孩子的需要:按时完成作业

家长可以这么说:我看到你抄作业是为了按时完成作业,我也看到你抄作业之前,在玩平板,我想你玩平板是为了娱乐放松。如果时光可以倒流,我们可以怎么做,既可以按时完成作业,又能娱乐放松,而不是偷偷地!

如果家长不确定孩子的内在需求是什么,可以进行澄清。

例如:

作业中途休息;原来说好休息10分钟,结果孩子拖拖拉拉,休息了30分钟,家长可以通过对比的方式进行询问:休息10分钟和休息30分钟,对你有何不同?

补充:孩子与家长的冲突,往往是彼此需求不同的缘故。


【有限选择】

句式1.你是5分钟后开始写作业,还是10分钟后开始写作业?

句式2.你是先写语文作业,还是先写数学作业?

哪一种才是有限选择呢?句式2

有限选择的两个选项是平行关系,所以,作业是必须要写的,你可以选择先写哪一项。

【有限选择——践行】

今天早上,亮亮要早起参加围棋比赛,7点钟,亮爸起床,并催促正在看书的亮亮赶紧起床。亮亮表示厌烦,仍旧趴着看书。

我:亮亮,你是爸爸提醒你起床,还是妈妈提醒你起床?

亮亮:当然是妈妈啦!

我亲了亮亮一口,然后告诉他应该起床了,但是亮亮仍旧趴着看书。

那一刻,我放下自己的强迫症,去洗衣服,我觉得自己已经做了自己可以做的,剩下的部分,是孩子应该做的。亮爸也没有继续唠叨,而是开始洗漱。

7点20分,亮亮穿好衣服走出房间:爸爸,我好了!


【安全感】

安全感,是妈妈可以给予孩子的。

力量感,是爸爸可以给予孩子的。

价值感,是同伴可以给予孩子的。

出生到孩子1.5岁,给予孩子无条件的爱,每天看着孩子,与孩子要有眼神交流!显然,这个部分,我也已经完全错过了。

【疑惑】我是不是可以和亮亮做个约定,我们每天花五分钟,一起面对面聊天?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