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像我只会看书了”,无奈地对自己说说。
——度干才
记得有句话是这么说来着,“看书的第一境界看山是山, 第二境界看山不是山, 第三境界看山还是山。”我的感觉和这个相似,“看书是书,看书不是书,看书还是书”。
大一下的时候,好朋友开始玩魔兽世界了,无聊的我便在图书馆看书,渐渐地也就开始喜欢上看书了。为什么会跑去看书呢?因为看了新东方几个创始人的视频,里面好多次提到大学里至少要看完 100 本书,大学才没有白读(大学五年差不多也就100 本吧)。
现在回过头来看看,我看的书主要分三类,第一类是为了治疗自己的心病看的,第二类是为了研究自己感兴趣的课题看的,第三类是自己专业的参考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及软件工程)。这里只想讲第一类和第二类。
得失,胜负和成败一直是我生命的主旋律,也是自己的心病,看这些书是希望自己变得坚强点。因为高考的失败,失败者就是一个阴影。我想这些总是有原因的,成功也是有规律可循的。那时候比较迷成功学,看的希尔的《成功定律》,奥格的《羊皮卷》,《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世界上最伟大的演说家》,富兰克林的自传,安东尼的《唤起心中的巨人》以及李开发老师的《世界因你不同》等等。不知道是不是当时这些书看多了,现在说些鸡汤话都是信口拈来。
这些书刚开始读的时候,挺振奋的,后来读多了也就无趣了。这就像喝鸡汤一样。刚开始觉得挺好喝,但是喝多了,就觉得没味道,想再加点咖喱和辣椒让口味变重。于是,开始看些偏心理的励志书,《你的误区》和《你的借口》之类的。也开始看一些能提高效能的管理类的书《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全力以赴》,《从优秀到卓越》之类的。直到后来,就开始看有关佛学和荣格的内心阴影之类的书了。讲佛学的书,大多太玄或太假,我比较喜欢看那些能将佛法按照科学系统的理论来讲的书。蓝梅的《正念》,《正定》,《禅修》之类的书是很不错的入门书。关于荣格理论,《少有人走的路》和《接纳不完美》这两套书是很不错的。
看到这里也许你会发现,这些书基本上是畅销书。因为,我都是根据亚马逊的推荐去买的。。。
那时表哥推荐的那几本书,《激荡三十年》,《货币战争》,《沉思录》,《旧制度与大革命》。表哥是学法学的,所以他推荐的书对我来说十分新奇。有些书看完觉得很赞,就想看看这个作者有没有其他好的作品,或者说,这本书有没有续集,一般书都有“三部曲”,“四部曲”之类的。也从这个时候开始,我开始追作者,根据作者去买书。就好比,通过《激荡三十年》知道了吴晓波,就顺带看了《跌荡一百年》,《浩荡两千年》,《中国历代经济改革得失》。宋鸿兵的《货币战争》有五本,柯林斯的《基业长青》到《选择卓越》有四本。
如果这个作者书里追捧另一个作者,或是引用他的理论,那更值得注意,因为他们是大师背后的大师。大三的时候,我发现在我看的书中有个人的名字反复被提及——马斯诺,人本心理学奠基人,应该可以这样讲吧。于是乎,就看了他的代表作《动机与人格》。然后,他有个老师,叫本尼迪克特,她写了本书叫《菊与刀》。个人认为这些书写的很妙,虽然不能说一定是真理。
关于第二类研究的课题的话,一般随意发挥,喜欢什么就看什么。我一般对人比较感兴趣,比较喜欢看传记。林肯,任正非,顾准,陈寅恪与傅斯年,贝佐斯等等吧。好多感兴趣的人都是在书里知道的。比如说,顾准就是在《激荡三十年》的开头和《跌荡一百年》的结尾出场,很好奇这个承上启下的人物。大四那会儿刚好有空,便借了《顾准的最后二十五年》,《顾准评传》,《顾准思想再思录》来看。看完之后,再看《激荡三十年》那段,顾准在病床上向吴敬琏讲中国未来的“神武景气”那一晚,显得如此令人唏嘘。当然,这些是我在大二的时候读不出来的,因为当时连顾准和吴敬琏是谁都不知道。
从那时起,我才明白,书是要靠人的学识和阅历来读的。我常给人推荐书,甚至是卖书,因为,我觉得那些书好极了,可以帮到好多人。但是别人看完却反响平平,甚至是没有翻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