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地曲莲

  说起地曲莲,我想很多四五十岁以上的人都会知道或者是吃过,在那个靠野菜才能活着的年代,地曲莲地味道堪比红烧肉了。

    地曲莲又称:地耳,地皮菜,地木耳,野木耳,地卷皮等很多种名字。顾名思义,它是生在地皮上的,属藻类植物,生在哪里就是一片。产地多在南方,在我们豫西丘陵地区,过去也是常见的。最佳的食用时间在清明节后,立夏之前,立夏后的地曲莲由于雨水多气温高,会有虫子,不能吃了。

    那是在七十年代末,过罢清明节,雨水多起来,山坡上那些草啊芽儿的都冒出来了,天气渐渐暖和,地曲莲也开始蠢蠢欲动了。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粮食都不够吃,全凭野菜充饥的我们经常挨饿。新雨后,拎着蓝子,满山遍野地找,属白草地最适合它生长,运气好的话,可以拾到一蓝子呢。回到家里,拿个米筛到小河边放到水潭里,把地曲莲倒进去,一遍又一遍的清洗着里面的泥垢。由于它是直接生在地皮上的,所以很难洗干净,往往洗上十遍八遍,回家还要烧水淖一遍,然后控水,锅里放油,加葱花或韭菜清盐上锅爆炒(那时候我们家是买不起调料的),那滋味甭提多好吃了。也有拌玉米面蒸着吃,或者是兑韭菜葱花包水饺吃,可谓是人间美味啊。

    母亲说,地曲莲是牛粪变的,因为有地曲莲的地方都是牛经常吃草的地方。再者,地曲莲吃多了会犯陈病。这些话虽然没有科学依据,但还是让我有点心存芥蒂。记得当时我问过哥,真是牛粪变的吗?哥回答,不一定,在牛经常吃草的地方发现地曲莲,不过是碰巧而已。也许是地曲莲的生长需要牛粪里的一些养份。正读初中的四哥的话让我推翻了母亲的教诲,继而把哥的话牢记于心,因为哥是个文化人,说出来的内涵不一样,有水平。

    在学校上了五天半课,星星六的下午,刚下过雨不久,四哥风风火火的从乡初中跑回来了,进到家里就喊:“妈!想吃地曲莲!”正在织布的妈看到哥,脸上笑开了花:“回来二话不说就是吃!饿了席篓里可能还有干豆渣饼,去吃吧!我没功夫去拾地曲莲。”

  “那我去,回来我个人炒着吃。”哥放下书包,提个篮子就走,我在后面喊:“哥,等我,我也去。”兄妹两个说说笑笑,满坡窜,还不错,很快拾了大半篮,看差不多够一家人吃了,我们开始回家。

  到了小河边,哥等着,我回家取了筛子,开始择洗。不知道洗了多少遍,感觉净了,我们才回到家里。哥生火,我到院子右边的坡地揪几根野蒜苗,择洗切段,哥在锅里倒上油,我烧火,哥是厨师。不知道多少的我们把那半篮子的宝贝一锅炝了。

    四哥和我每人铲了一大碗,闻着香喷喷的,看着像黑木耳似的地曲莲,我还真不忍心下口。哥说让我端给妈尝尝,妈耳朵稍微有点聋,喊一声没应,就给她端到织布机前。妈停下来,加一片放嘴里,“嗯,好吃,你哥舍得放油。咦?没洗干净吧?回来用缄水淖了没有?”

  “还要用缄水淖?啥叫淖呀妈?”我不知道。“傻闺女,就是烧锅滚水撒点缄面,把地曲莲倒进去翻两遍捞出来再用清水洗洗就净了。”“哦!那没淖咋办?能吃吗?”

“不干净不能吃,有硶吃肚子里不好。先搁哪儿,一会儿我再给你们拾掇拾掇。”

  我答应一声往外出,味道太诱人了,忍不住边走边吃,全忘记了妈的话。等走到哥哥面前,已剩下半碗,还好只吃到两块没洗干净,有硌牙的东西。哥更馋,他的碗里已空了。我还没说话,哥说话了:“本来想再吃一碗,咋吃着有沙子?没洗净。”

  “哥,咱妈说腾开手她再拾掇拾掇,不让吃。那你吃完了,我也吃完。”说着也不管三七二十一,呼呼噜噜吃个净光。那样子,现在想起来还好笑。虽然吃完漱了半天口,但那次地曲莲的味道却是堪比赵匡胤喝得珍珠翡翠白玉汤了。

    中央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为农民指明了新方向。土地的连产承包责任制给我们带来了希望,在爹和哥哥们的努力下,第一年就获得了粮食大丰收,玉米棒子家里到处都是,二哥说,红薯刨了至少有八吨,我知道储存了三个大窖还没放完,最后没办法爹把剩下的切片晒了红薯干。

  有了余粮,春天不再挨饿,地曲莲渐渐淡出了我们的裹腹食材,偶尔会去拣点解解馋。时间在葱茏中一闪而过,转眼到了八四年春,那天二嫂回娘家,喊我一块儿去玩。由于二哥出去打工不在家,妈便同意了让我陪二嫂回娘家。

    二嫂的娘家较远,中间要翻两座山,过一道河,有十来里路。我们爬完最后一段羊肠小道,拐过几个弯,才到了二嫂娘家。这时候已快中午了。二嫂也不累,拉起我和她小妹就上了屋后的山坡摘驴驼布袋吃。这一片林多人稀,只住了六七户人家,山上的驴驼布袋红彤彤的没有人摘,不一会儿,我们就满载而归。

  回到家,叔叔婶子正在家等着我们吃饭。午饭很丰盛,白面卷甜柿面馍(我们叫花糕),米汤煮花生豆,山韭菜炒鸡蛋,外加两碗大个的水饺。

  我们洗了手,刚要拿馍吃饭,婶子说:“这两碗饺子是你姊妹俩的,快趁热吃。”我看看只有两碗,就不好意思吃。婶子看出来我的心思,接着说到:“快吃吧,我们清早都吃过了,你来了,还有点馅儿,就包了让你俩尝尝鲜,你看看是啥?”

婶子虽然说是山里人,但心地善良,每次去都待我可亲。二嫂可不论那么多,端起碗就吃,边吃边说:“真好吃,银玲,快点吃,你看看是啥?”从二嫂咬开的饺子里,我分明闻到了那非常熟悉的久违的味道……啊!地曲莲!

  我再不推辞,端起碗,加起一个一口咬下去……馅儿是山韭菜,鸡蛋和那种黑褐色的东西,不错,就是地曲莲,好几年没吃过的味道,太好吃了……不知道是真饿了,还是地曲莲的魂勾着我,我一口气吃了个底儿朝天……

  抬起头,才发现叔叔婶子笑迷迷的看着我们,一下子羞得脖子发涨。再看二嫂,也是擎一个空碗“咯咯”地笑。原来她的吃相比我好不到哪里,看看她,我不由得也笑了起来。还是二嫂开了口说:“在哪里拾得地曲莲?俺想吃都拾不来。”二嫂的妹妹指着她家对面的山坡说,她在哪里放牛,见到一窝(一片),拾了用衣服兜了回来,有二升呢。二嫂听了说,明年她回来拾。

  一晃四十多年过去了,那魂牵梦绕的地曲莲的味道却时时让我想起,以至于吃到香菇木耳也无甚胃口,但却与它再也无缘了。那天回娘家,见到四哥,提及地曲莲,哥倒也生出无限感慨……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2,718评论 6 492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0,683评论 3 385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8,207评论 0 348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6,755评论 1 284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5,862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050评论 1 29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136评论 3 410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7,882评论 0 26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330评论 1 303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651评论 2 32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789评论 1 341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477评论 4 333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135评论 3 31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864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099评论 1 267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598评论 2 362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697评论 2 351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