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如果你正在面对一个从没接触过的任务,不知道该从哪儿入手解决问题,这时最好的方式,就是找到这件事的「使用说明书」。把使用说明书研究透彻,这就是面对负责课题的切入点。
比如,你想从公域平台获取流量,这时要做的不是上手做内容,而是去平台的官网看看培训教程。在这些培训教程里,不仅会有获取流量的策略打法介绍,还有各种平台工具的使用方法供你参考。而这些,就是「公域流量平台的使用说明书」。
最近一段时间,我一直在研究公域流量平台的官方培训教程。顺着官方平台提供的思路,从平台获利的角度进行倒推,就能够清晰地看清平台究竟希望使用者做什么。
商业的本质,是交易。当你看懂了平台的需求,看懂了目标人群的需求,看懂了员工的需求,看懂了上下游合作伙伴的需求,看懂了竞争对手的需求,看懂了整体的宏观环境与行业环境,这时的你结合自身情况所做出的策略,才能解决真问题。
实话说,我上面所阐述的逻辑并不难理解,懂的人也很多,然而真正做到的人却极少。我打开这些官方教程,我看到里面的图文、视频等课程,每门课的累计学习人数在几十到几百人左右。
看到这个数字后,我的第一反应是:认真学习这些使用说明书的人太少了,能静下心来把这些使用说明书全部看一遍的人更少。连说明书都不看,就开始上手实操,摸着石头过河,这就是「重新发明轮子」,浪费时间。
也正是因为这样,才侧面证明了一点:下苦功的正道从不拥挤,真正拥挤的道路,往往是想要投机取巧的歪门邪道。
表面上看,把官方教材的使用说明书从头到尾认真看一遍,挺耗费时间的,99%的使用者都不愿意这么做。如果你做了,边学边用,你就自然超过了那99%的人,在市场上就拥有了稀缺性。
如果你觉得这种学习方式有点枯燥,没关系,那你就跟着AI一起学,每学完一节课,你就问AI,课里的方式如何跟自己的自身业务相结合?这时的AI就会为你提供策略思路,供你参考,为你的学习吸收助力。不仅如此,AI未来还能在学习完这些资料的基础上,帮你干活。
顺着这个思路,你就会发现「知识就是生产资料」,整个学习与使用的过程,就会不断构建「专属于你自己的独特知识、独特生产力」。
当你遇到任何问题时,先在互联网上找「使用说明书」。书籍、官网教程、知识付费的课件等等,唾手可得。学会了,才能磨刀不误砍柴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