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 2512 字 | 建议阅读 4 分钟
文 | mickjoust
最近,孩子幼儿园在开学之际,又发了一张主要是讲如何贯彻让学校和家长配合加强“寓教于玩”的教育方针的指导性文章,让家长们看完后签字交上去。
我让家里人也看看,结果,他们不是看了一段就说看不懂,就是说太形式化等等。
这就让我想到,只字不差的阅读的话题了,本来上面说的这篇文章是有点形式化的套路,讲的内容也没什么新意,不过是一些场面话,不读也罢。
可阅读能力是一个很重要的能力,为什么我们总是强调,却一直也没有做好呢?
| 1.不要习惯性脑补
从这个事情出发,我联想到更多的事情,我发现,很多人都是没有完整阅读一篇文章的能力的,常常是读一下觉得不符合自己的想法就不读了。
比如,租房合同,购房合同,使用说明书,项目说明书,投资合同等等,很多人都不能完整的阅读这些有点形式化的文章,换句话说,人们更喜欢按照自己思路里的习惯套路来理解这些文字,甚至胡乱意会加猜测。
很多人在看见这些文字的时候,通常都喜欢说一句话,就是,这都差不多的,没什么好看的,都是一些条条框框,是不是?
换句话说,一旦自己接受不了不一样的想法后,就会想着自己能不能脑补一下。
看电影电视脑补可以,但是在看这些需要严谨对待的文字时,脑补是非常危险的。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在吃了暗亏后,才后悔为什么当初自己没有看清楚合同上的条条框框。
就像我的文章经常有错别字,漏字一样,你是不是并不觉得影响你理解大意?因为我的文章最多是休闲时阅读就够了,并不涉及你的财产安全。
而那些严谨的文字,很多时候,要是你没有真正的理解清楚,就会对你造成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而解决这个麻烦的办法,其实很简单,就是不断训练自己只字不差的阅读能力,它也是提升理解能力成本最低的方法。
可实际上,并没有多少人真的想要掌握,因为习惯性脑补才是我们最喜欢的方式,所以,开始跳读,略读,甚至不读,然后加以自己的判断理解成为了我们平时阅读的基本方式。
而一旦习惯以后,不管是阅读普通读物,还是阅读重要文字,都会习惯性的脑补。
| 2.错误理解的危害
但是,脑补通常都是错的,甚至会理解成完全不同的另外的一个方向去。
曾经我和朋友一起租房找工作时,在签合同时,在寻找房子时,我明明看见了租房合同上写着要押过三个月押金付半年或一年以上,而不是押一个月,可以每个月付或三个月一付,我说一定要换一家,可我那位朋友偏偏说市场行情都是押一付三,怎么可能是三个月。
而这位朋友,还坚持就在这家,说不要再浪费时间了,时间宝贵,我当时就放弃了和他合租,自己找房子去了。
结果,没多久,我从别的朋友那里得知,那位朋友还抱怨我不曾提醒他,甚至觉得我就是不想和他一起租房。
时间的确很宝贵,不能被浪费。可只是需要花一点点微小的时间,就能免去后续很多麻烦,节省的时间可能更多。
这就是所谓的超捷径却被困在别的小路上了。再比如,货比三家也是这样,节省了很多其它时间,却浪费在不断的比较中,即便真的挑选也只是走马观花,按照自己思维里的定义的便宜来选择。
所以,多学习多思考是非常重要的,就是为了再每一次做选择时高效的做出正确的决定,进而真正的提高效率。
事实上,很多人都是不喜欢阅读的,基本上是不会看书的,要是再给他们说什么一个字不剩的阅读,估计又会暴跳如雷了。
可很多时候,他们又会怪别人不提醒他们,觉得既然有人看懂了,为什么当时不提醒?
其实,即便当时你提醒了,他们还是会按照自己的思路去操作,因为脑补习惯了,觉得自己不可能犯错。
这是一个普遍现象,不信?你今天看完文章,回去仔细留意身边发生的事,你会发现很多很多这样的例子。
再说,一个字不漏的阅读,是一件很痛苦的事,这是很多人在练习时发现的。
是的,对很多人来说,这就是一件非常非常难的事,曾经的我也是这样的,觉得很难受,看东西要一个字不剩的看完,简直是煎熬。
可要想提升阅读理解能力,就需要先慢后快才行,不然一味的求快,只是接受了一些无用的垃圾信息,最后被大脑过滤掉。
| 3.慢是为了快
现在我发现,真正的做到只字不差的阅读后,理解力会得到大大提高,很多过去要花费很多时间的事情,现在即便同样是只字不差的做,效率却很高,而且理解得很准确。
不仅读书速度加快,理解力也得到提升,如果还是过去的阅读办法,估计,我也不会以此写一篇文章。
我认为——
首先,追求快,要在能力强的前提下。
快不是不可以,但是要在慢下面打磨得很厉害以后才能尝试,不然,跳读就是,忽略相关信息,略读,基本上就是看自己想看的东西,读一点开头就认为自己了解全局,是以点概面。
之所以只字不差的阅读会比较慢,因为是让思考的速度变慢了,对于聪明人来说,是比较笨的一种办法。
加上现在很多教速读的班,并不断强化要节省时间,而为了节省时间,快是必然的。
而事实上,即便你能做到一目十行,过目不忘,一天一本书,你真的能理解一本书的内容吗?你到底是为了堆数量还是要质量?
其次,只字不差的阅读是成本最低的提升阅读理解能力的方法。
提升理解能力可以报班,可以通过走弯路遇挫折来提升,但这样成本自然就高了,而只字不差的阅读才是最快最有效的办法,很多人却不学。
或许一听见只字不差的阅读,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都是,笨人才用这种办法,厉害的人都不会用的。
真的吗?我看很多高学历的人,连一个购车合同都看不懂,自己给自己挖坑,这样真的是聪明的办法?
我不以为然。只字不差的阅读更有用,这是通过实践以后发现的,因为没有只字不差的阅读就没有只字不差的写作。
写作是一个字一个字的写出来的,所以,瞧不起只字不差的阅读的人,通常都是写作很烂的人,即便他们号称写过什么论文,商业文案,却写不出直指人心的文字,因为理解能力始终在一个可接受的水平上徘徊。
最后,当我们在只字不差的阅读中有难受的感觉时,才是有可能突破的最佳时候。
遇见难受不可怕,可怕的是一难受就放弃。
现在太多的人克服不了难受的感觉,不管是只字不差的阅读还是其它什么,如果这个不克服,再谈提高没有任何意义。
| 持续践行
只字不差的阅读初期很不容易,但只要多用就会习惯,甚至爱上它的。
当你做到后,你会发现,阅读文字时你会很快进入状态,虽然有时会花一些时间,但是,会慢慢看懂更难的文字,慢慢发现文字传达的深层的含义。
难道这不是我们一直在追求的吗?
持续践行,从每天完成一件重要的小事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