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吃苦真能成功吗?
我看未必。
吃低级的苦,让人一直停留在原地,很难有进步。
正如网流传的一个词,working poor。
指整日奔波劳碌,遭各种罪,却始终无法摆脱贫穷的人。
他们就像一头被拴在石磨旁边的驴,干着比别人累的活,可最后只能原地疲劳地打转。
对于自身成长毫无益处。
吃低级的苦,未必是进阶之石。
吃高级的苦则不同,可以让我们一步一步成长起来,实现复利,直致改变人生。
正如稻盛和夫所说:“吃苦的真正本质是一种自制力,自控力,坚持和深度思考的能力。”
吃高级的苦,一时感觉不到,但只要时间长了。你就会发现,人生正在慢慢地变好。
以下3种是高级的苦,值得一吃。
01,学习的苦
知乎上有一个问题:为什么许多人宁愿吃生活的苦,也不愿吃学习的苦。
有一个高赞回答是:“生活的苦可以被疲劳麻痹,被娱乐转移。最终变得习以为常,得过且过。”
是的,生活的苦简单粗暴,远不及学习的苦那么复杂。
人普遍喜欢做简单的,功利的,回报率快的事,这就是普通人的常识。
普通人吃不了学习的苦,源于普通人对学习的认知不足。
知乎答主@史秀雄Steve曾在分享自己的经历中说:
“我自己在中学时代非常痛恨学习,也很不愿意吃学习的苦,尤其讨厌读书和写作文,那个时代这些活动对自己没有任何意义。
进了大学开始发现阅读和写作对自己有各种好处,逐渐的就改变了对学习的看法,到了今天我已经无法想象不读书写作和思考的人生是怎样的。”
人性都是逐利的,当人做一件事得到的好处越来越多时,就越有可能重复它,对它的态度也会更加积极。
普通人之所以忽视学习,是因为看不到学习所带来的价值,认为学习是一件没有任何意义的事。
对于普通人的你来说,先认清学习的重要性。找到学习的目的和价值,然后一步一步地积累,找到正向反馈。
当你通过学习得到的越来越多时,你也会喜欢学习,爱上学习,直致沉迷学习。这样终有一天,你也会因学习而得到改变。
02,思考的苦
18世纪法国思想家卢梭曾经说过:
“无论就男性或女性来说,我认为实际上只能划分为两类人:有思想的人和没有思想的人。”
深以为然
在这个互联网时代,只要去网上一查,什么信息都有,五花八门,应有尽有。
当我们遇到问题,第一时间不要去找答案,先学会独立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对应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然后一步一步地解决问题。
你的能力也会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所提高。
如果一遇到问题就救助于别人,或者网上找答案。
无形中把决策权交给了别人,一旦遇到突发事情,自己也就束手无策。
所以说,培养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至关重要。
盲目从众,只会适得其反。
朋友们,不管是读什么大学,从事什么职业,和什么样的人结婚,过什么样的人生。
都应该你自己去深度思考,具体分析,依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出决策。别人不会为你的选择负责,是好是坏都得由你承担。
学会吃思考的苦,无论大事小事,都应深思熟虑,才能在人生道路上少一份遗憾,多一份喜悦。
03,自律的苦
你是否有类似这样的经历,想早起,每隔半个小时的闹钟依旧充耳不闻。
计划每天阅读半个小时,可即便满屋子贴满了提示,还是抛之脑后。
发誓每天要运动一次,但这句话好像只停留在口头上。
想自律,往往自己的执行力不够,最终只能做废。
想自律,往往是需要倒逼自己的。想要变优秀,就去接触那些优秀的圈子。想要健身,就去加入运动打卡圈。
正所谓:“鸟随鸾凤飞腾远,人伴贤良品自高。”
一个人的自律,往往是他律。
如果你一个人,很难长久坚持下来。就不妨借助外力,有了外界的陪伴和监督,可能会走的更长久。
当你慢慢地养成了自律的习惯时,命运的齿轮就开始了转动。
写在最后
如果说这个社会,什么样的人最苦,不可置疑的回答应该是普通人。
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普通人,干着最脏的、最累的活,拿着最低的工资。还要遭到老板的挑剔。
生活很苦啊,所以需要我们去改变。多学习文化知识,充实自己的大脑。多和优秀的人来往,提高自己的认知。
凡事多问几个为什么,不依赖他人,学会独立解决问题。坚持读书、运动,做事有计划,懂复盘。你的人生才会有所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