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文化从2017年开始风靡后,热度好像一直没有褪去。这两年来一桩又一桩有头无尾的事例赤裸裸的摆在我们面前时,好像是嘲讽地告诉我们,你看你知道了这些道理你还是什么都做不了什么都做不好。
即使是这样,我也觉得此时的“丧”要比前几年的“正能量”好太多。
毕竟自己觉得自己没用,比被别人当傻子还是要好一点的,毕竟我们终于肯开始面对这个真实的自己。
出国已经五年了,每年都会有很多人问我,
“出国好吗?”
“你喜欢纽约吗?”
“再让你选一次,你还会出国吗?”
以前我的答案总是很积极,可是2018年1月21号,在我回到纽约的第二天,和朋友发了一大段牢骚。
中心思想就是:“我到底为什么要出国啊?”
在我上了三天课,状态调整的稍微好一点点的时候,好朋友和我说她决定gap这一学期,压力太大了。虽然这压力哪来的我们都不知道,可我又有点懂她。
其实每次大家讨论未来觉得迷茫的时候,我说我也是,都没有人相信。
很多时候我看起来都是正能量爆棚,连轴转什么都不怕。可是在床上辗转反侧睡不着觉这种事情也只有自己知道。即使是闭上了眼睛还会思考着很多很多要解决的事情,如果没有事情,我就会给自己找事情。
这种积极的心态,说好是好,说不好也的确不好。
太多太多的人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被焦虑症困扰,不分时间地点,随即发作。焦虑症不像抑郁症,他们也不想死,可是身体反应让他们不得不担心害怕。(btw焦虑症不会死 所以不用担心)
在异国他乡的日子里,我们一边熬着夜一边吃保健品,一边寻找最好用的褪黑素又一边失着眠。
后台常常会收到留言,每个人都好像有着解决不完的问题,有人失恋,有人吵架,有人专业分配不对,有人在思考如何追求理想........
过去我总是说,“想做什么就要去做,一定要逼自己一把。”
可是这次,我想我可以允许你们丧一会儿,就一会小儿。
安慰人的时候,我很少会说什么“你给我振作起来。”这一类的话语。因为我没经历过你经历的事情,所以就没资格让你一味忍受。
“这一天我什么都不想干。”
这句话就好像在宣泄。把那些难以启齿的委屈、疲惫再带点厌恶,借着“丧文化”全部表达了出来。
不用去考虑那么多功利的事情,可以在难过的时候好好的难过一次。不用去拼命逼着自己奔跑,只需要好好的休息一会儿。分一点时间给这个真实又懒惰的自己。
所以,千万不要害怕这种状态,毕竟“丧”一定是有意义的。
如果你真的没有追求没有一颗想要好好生活的心,应该也不会觉得自己的生活有什么不好吧。这也是为什么迷茫的年轻人多处于一线城市,因为不甘心,因为他们觉得自己付出了很多的努力所以想要更多回报。
没人能顺风顺水地度过一生,然而这段“丧”地日子就好像人生的一个阶段,一个转折点,从平淡到了低谷。但我们总是需要这样一个瓶颈期,才能有所突破嘛。
不过,不强颜欢笑,不代表可以借着这个保护伞沉溺于此,又或是以“丧”为荣啊。
写这篇文章的意义其实比较模糊,最近真的太多朋友都得了焦虑症,有些连自己为什么会这样不知道,定期的“猝死”体验让他们害怕,还有些严重到要开始服药。
作为学生,其实他们的生活看起来都没什么好担忧,可焦虑总是伴着欲望出现,不知不觉中吞噬着你的身体。
本来想写一篇关于焦虑症的文章,可查了一些资料,治愈焦虑症的药物控制副作用很大,康复的捷径几乎没有。只能多休息,少熬夜,生活作息规律一点。虽然老生常谈,但事实即使如此。
总之,人生五味,苦也算其中之一,不尝尝这个味儿怎么能发掘未来的日子有多甜呢?
希望你们在努力的路上,一定记得停下来好好休息,做个又丧又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