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闻“技术文工团”这一团伙是在我刚刚加入新业务团队没多久的时间,作为一枚高龄职场女青年,在义无反顾的空降新阵地后,发现没有指定落地方位,幸得“技术文工团”暂时收编,又幸得团长大人善待并优待并温柔以待。闲话打住,言归正传,“技术文工团”,其实是我们团队的核心技术部门,聚集了一众昨日、今日与明日之技术牛人,甭论前端后端,还是ABCD,要啥有啥,队形舒适,技术天团之气俨然已成。至于为啥叫“文工团”?大约似乎好像是因为:大家都要争当一个好演员,偶像兼实力派滴。
上周团长盛情邀约我观赏文工团的年中展演,欣欣然前往,虽然剧本稍显稚嫩,但胜在每位演员都本色出演,真诚投入,热情如火,不失为一场好演出。作为唯一免费VIP观众,为表谢意,特别攒了几个话题,与“技术文工团”的小伙伴们分享,希望对他们有所助益,也送给所有热爱技术的人们。
话题一:寻找价值。
无论在组织里哪个层面做技术的人,似乎都有一个“价值执念”,总是在不断的质疑自己的价值之后,又不懈的去努力证明自己的价值,说得直白些,就是刷存在感。其实不管我们从事的是哪个技术领域的探索与实践,想要找到自己的价值,都需要跨越两个问题鸿沟:一、技术如何助力业务问题的解决?二、业务价值如何变现为商业价值?第二个问题留给产品经理,让我们来聚焦第一个问题——技术如何助力业务问题的解决?首先,明确业务场景中的问题域,然后我们再考虑从技术维度提出我们的解决方案。这里有一个关键点,那就是我们对业务的理解,因此,一个合格的架构师/研究人员首先是一个懂业务的人。
话题二:做好平衡。
有人说,架构设计,就是一门平衡的艺术,一点也不假。对于一个架构师来说,他最重要的能力就是做好平衡,架构师在日常工作中做的最多的也是关于平衡的决策,比如:技术前沿性与成熟度的平衡,架构兼容性与设计简洁性的平衡,快速可用与技术债务的平衡,需求满足与架构机制选择的平衡,技术采纳成本与商业价值回报的平衡等等。架构如此,生活何尝不是如此?用代码连接服务,也要用电话联络GF;要加班,也要陪娃。生活中的平衡更需要大智慧。
话题三:智慧的工作。
一个热衷于技术的人,通常都是非常聪明的,他可以快速玩转一个技术或工具,并完成POC(概念验证),或者用很短的时间去实现一个关键又复杂的模块,并打包奉送颜值与实力兼具的代码与文档,如同完成一件艺术品。然而,在软件工程领域,我们采用工程化的思维去规模化的制造软件,求伯君一个人开发出WPS软件的个人英雄主义时代早已成为历史。我们每个人都是软件开发流水线上的一个节点(,厉害些的可以胜任多个节点),要把节点上的事干得漂亮,只自己闷头干是很难成事的,我们需要更有智慧的去工作。在中英文环境中,聪明(CLEVER)与智慧(WISDOM)都是不同的概念。怎么算有智慧呢?就是要学会利用资源。
资源在哪儿?节点之外都是我们的资源。第一,流水线的上下游节点是我们的资源,包括:业务与需求人员、测试人员、项目经理、产品经理等,我们需要通过更多的协作来获得他们的帮助,同时也帮助他们;第二,我们的老板,也是我们的资源,而且是非常重要的资源。管理者,在某种程度上,是具备服务属性的,需要为员工开展工作提供必要的服务与支持,所以,放心大胆的去找他们的麻烦吧,哈哈哈。第三,我们的客户,也是我们的资源,特别的资源,他们是我们技术研发需求的初始源泉,我们需要有效的挖掘与获取。
话题四:热爱技术。
关于对技术的热爱这个事,无需笔墨赘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