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前,我初二。那时看着身边的人都有QQ,谈论着:“你的QQ多少级?”“你的QQ有多少个星星,多少个月亮?”可能是月亮比星星看起来大,看起来亮,便觉得月亮的等级比星星级别的要高吧。
那时,很羡慕有QQ的人,觉得有QQ的人很牛逼。因为对于我来说,QQ是个全新的东西,从未接触过,十分好奇。不知道它从何而来,用来干什么,只是纯粹觉得新奇,便让远在广州工作的姐姐帮我在网上申请了一个。
还清楚地记得,第一个网名“橙色吉他”。后面便陆续有人问我:“你会弹吉他?”其实,直到上大学我才亲眼见过吉他的模样。但这个QQ号,我现在一直在用。
七年前,初中毕业,那时有种东西叫同学录,非常流行。毕业之际,我们互相交换着填写着彼此的同学录。A4般大小的纸张,正反两面密密麻麻写满了我们的祝福。
生怕彼此遗忘了半点年少轻狂又是那么纯粹的回忆。想让这张纸承载我们一起欢快的时光,留着以后细细品味。
各式各样的同学录,都少不了填写QQ号码这一栏,因为那时我们没有手机。也正是因为填写了QQ号,才有了后面的联系,才发生了好多故事,悲的,喜的。
初中毕业之后,买了人生中第一台手机。第一件事便是下载QQ,翻出同学录,疯狂地加着好友,生怕遗漏了一个。
六年前,才知道QQ原来有日志这么一个页面和功能,便开始在日志里面写些有的没的。那年,非主流是主流,颓废的、伤感的事物成了高中生的主旋律,仿佛所有的人都变得多愁善感。
当然,我的日志里也少不了无病呻吟,写些自以为能把自己感动到哭的,不知哪来那么多伤感的文字。现在仍然保存在日志里,今晚翻开来看时,也说不出是什么感觉,什么滋味。至此,再也没有写过日志。
五年前,翻开手机,便是打开QQ,选择在线,看到不停在跳动的“企鹅”,心里止不住的激动。下晚自习,躲在被窝里,挨个挨个用心地回复消息。有时甚至是好几天前发过来的:“你在那里过得还好吗?”
---“我在这里过得很好,你呢?”
“我也过得很好,我们要一起加油,一起努力呢”
---“好的,我们一定不要忘了那时的约定哦”
......
就这样,却也忙得不亦乐乎。
四年前,打开手机,打开QQ,选择在线。“企鹅”图标依然还是在跳动着,只是偶尔会有间断,不再是跳个不停。依然还是在用心地回复,可也只是回复而已,没有了五年前那止不住的激动。和以往的同学,朋友聊来不过几句。
“最近过得怎么样?”
---“还是老样子,你呢:”
“也是老样子,下次再聊哦!”
---“嗯。“
......
三年前,打开手机,选择在线。期待着能有跳动的标志,未读的消息。可也只是期待,对方的头像始终是灰色。便开始听起了许嵩的《灰色头像》,慢慢的喜欢上了他所有的歌。
不是因为唱得如何,只是因为歌词写得入心。打开聊天对话框,把想说的话编辑好思考再三,又一个一个删除,最后,把所有想说的话归结于一句:
“最近还好吗?”
......
可能删掉的才是我们真正想说的。
两年前,打开QQ,选择在线。逛空间,留言成了我们彼此交流的方式,“踩一踩”证明我曾经来过你的地方。实在无聊,不是找当初疯狂加着的好友聊天,而是选择简短的说说解闷,打发时间。忙着回复重要的、不重要的好友留言成了唯一的乐趣。
一年前,登QQ时,不是选择在线,而是隐身。不是不想和别人聊天,也不是不想别人和我聊天。只是不想主动来找你,也不想因为没有及时回复你发来的消息,而让你有所想法。感觉没了当年的感觉,一切都变得好像不是那么重要了。
现在,每天最害怕的便是打开QQ,可又不得不打开。处理不完的琐事,永远解决不完的麻烦。看到曾经的同学,曾经的好友,再也提不起兴趣发起对话,也不知道以什么身份来聊天,更不知道我们应该说些什么才能拉近彼此的距离。
每天刷着动态,看着你的境况,心中百般无奈,不知是喜还是悲。
小时候,我们总渴望着快点长大。长大后才发现,就像今天分享的这首歌一样,越长大越孤单。没有了当初童真的笑颜,没有了当初少年时的期待。
可我依然还想和你说:
“每颗心都寂寞,每颗心都脆弱都可望被触摸,
看着我,也告诉我你的心依旧燃烧。”
PS:忘不掉的总有一天会忘掉,舍不得的总有一天会舍得,反正这就是人生。你觉得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