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家庭关系,我从小学到大学毕业,经历了7个学校,四个不同的地方。也加上自己没有处理好在转换地方和学校时的联络,当然也是因为我情商不高,我和不少还算交流还不错的同学、朋友失联了。
而近两年,因为一个个多年好友的机缘,以及做的一些事,不断地让我和旧同学、旧友重新取得联系,并加强了关系度。这里指的旧友,多是本来有一定的契合度和价值观相近的人。
之前在公众号就看过一些关于个人朋友圈更新的经验和鸡汤,大概的说法就是,时间会帮你筛选出你真正的圈子,特别是毕业后的3-5年,会一步步改变人际结构。同时,由于兴趣的培养,价值观的刷新,又会改变和固化一个个圈子。
当时我是没太在意这个的,也有一段时间迷茫于人际的事,也曾因为有些朋友乃至亲朋的远离而纠结过。而近一年来,也可能是因为真正地忙碌起来,同时朋友圈巨大的新老更替带来了更多的惊喜,我已不再去怜惜所谓失去。
该去的总会去,该没有联系或交集的,就算在微信和手机通讯录里躺了很多年,也不会有真正的关联,真的需要帮助的时候,他们始终不会在。当然,你也无法在别人的需求当中出现。这样的感受,我一定不会是少数的几个人。
最近最深刻的旧友回归,当属当年中学实验班的那批旧同学,而我找回他们的方式,竟是因为最近很高调地在朋友圈分享写的文字。因为一个串一个的分享,直至有一天有个热心的老同学把我拉进了一个群,而在这个群里,又找回了几个以前的邻桌和有过比较大交集的同学。
回想起来,如果要找回,其实很早就可以找回,这么近的人际,用不着六度理论就轻易能跨入。只是这里面有个更要关系维护因素,文艺的说法即是志同道合里面的志和道,俗气的说法大概也就是臭味相投里面的味了。而我最近一年散发的味,根据大家的反应,大概集中于“美食、运动、热爱生活、生活摄影以及正能量”这几个关键词,乍一看,其实就是我生活的味道。
总结起来,让我找回这些旧友的,确是因为分享。这个词在这个时代,说着拗口,听着更别扭吧,而且总觉得又是个假大空的概念。但还得说,诚然是因为我的文学素养暂时说不出代替的词了。
我现在理解的分享,1不是纯粹的分发各种信息,2不是纯粹发发东西。更多的是专注于自己兴趣范畴的知识和经验共享,以及自发性的助人。我爱吃,爱体验各种乱七八糟的新事物,也不拘泥于条件,总是在有限的条件下尽可能活得开心些,我倒觉得热爱生活正是自己的标签,我也不回避。
朋友圈发东西,以前还去抱怨或者表立场,讨论政治和政策,这些,当然是一个可以表达观点的事,只是,这并不是我生活的反应。尚且有关政治和立场的东西,都没有绝对的对与错,一旦说多几句,自然也容易让自己的智商捉襟见肘,那本来就是一个说不清楚的东西。倒是在这生活压力大,吃喝玩乐已不见得是享受,是发泄和填肚子的时代,把生活过得有品质一点,分享助人,似乎更受欢迎,起码生活中很多这样的例子。
自发性助人,自然不是带有功利色彩。我怎么也没想到,当年深夜给远到的同学找房子,用一个月的时间跟踪一个想要自杀的朋友,如今给有决心减肥的朋友送上一个智能称,会在今天带给我如此多的“回报”。也许这是因为他人感恩,确实他们是感恩的,是否有感恩之心,不用物质也一样感知。
感恩是我交友和维系关系的最低尺度,也会因为自己不能及时“报答”有知遇之恩的人而深深自责。但是,带着功利心去帮助他人,相信你我的经验,也不至于不被看出来,而看出来,又多尴尬呢,我们又怎么需要这样去恶心自己,恶心别人。
今天重新回归的高中同学这么说:“每个人都有不同的际遇,不必强求。"际遇,便是人走在时间这条线上的经历和遭遇,到了时候,有缘者自然相遇,无份者,擦肩也闻不出当年的味道。
旧关系不见得能维系永远,重新认识也不是能到永久,际遇也会一段段去找回关系。当然,时间的际遇也会筛选出真正的朋友圈。而后者,不表大家也很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