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校附近,变化不大,看着附近的设施并不陌生,甚至还非常熟悉。在这里培训时没少逛街,只是现在的沃尔玛早已歇业,佳乐家还算红火,超市顾客也不少。
遛达一圈,时间尚早,便打算去世纪泰华附近看一看。在出租车上与师傅聊天,他推荐我去十芴园文化古街转转。
说实话,“十芴园”这个名字并不陌生。以前知道它是潍坊的一个地名,后来在超市里常见到“十芴园”品牌的醋和酱油,猜想它或许是潍坊一处有来历的场所,却从未想过它竟是一座古宅。
出租车师傅将我拉至胡家牌坊街即写有“印象老潍县”的牌坊附近,说自此一直向里走,都属十芴园古城。
当出租车驶过世纪泰华及东风桥向北转弯时,师傅说马上就到了。我这才惊讶地发现这“十芴园古城”距以前常来的百货大楼、新华书店、世纪泰华竟如此的近,过去却浑然不知。
看街口的图版介绍,说这里曾有九街八巷,并以“三更灯火不曾收,玉脍金齑满市楼。云外清歌花外笛,潍州原是小苏州”的诗句描绘昔日之繁华。仅从这两处介绍,已能想象当年此地的兴盛景象。
沿古街西行,便来到十芴园历史文化步行街。
街道中段坐落着的一处古宅就是十芴园。因其面积小巧,宛如十个板笏大小,故得名十笏园。
“笏”是古代官员上朝时手持的玉板或象牙板,用以书写记事,古装剧中常可见到。当然,“十个板笏”只是一种形象比喻,实际园子南北深约70米,东西长约44米,占地两千多平方米,算得上一座规模可观的私家宅院。
十芴园最初于2014年作为“川沙营造陈列馆”对外开放,至2016年文化古街建成,逐渐形成了如今的潍坊十芴园古城文化旅游区。
宅门悬挂的“十芴园”匾额,是清光绪二年丙子科状元曹鸿勋所题写的隶书。门楼内还挂有“曹鸿勋进士第”匾额,彰显其历史的厚重。
园中的主体建筑“砚香楼”原为明嘉靖年间刑部侍郎胡邦佐的故宅,清光绪十一年由潍县首富丁善宝以重金购得,并在此基础上扩建为园林。整座宅院按中、西、东三路布局,每路三至四进院落,多为四合院结构。南侧临街还设有一排“倒座”房,可见设计者在有限空间内力求物尽其用。
园内前部以水池为中心,环绕着楼台亭榭、书斋客房。曲桥回廊相连,鱼池假山相映,构成一处典型的北方袖珍古典园林,素有“鲁东明珠”之称。此类园林在南方或许常见,在北方却非常罕见。
因园林不大,游览时间也不长。园内的游客,好多都是拍写真、拍艺术照的,也有几对是来此拍结婚古装照的。灰墙墨瓦的一些回廊里,常常看到身着汉服的小姑娘,给寂静的古宅增添了不少的姿色。
听宅内的工作人员讲,说丁家的后人仍健在,多在文化传承与历史研究领域活跃着。
原本想去曾经培训的学校故地重游,阴差阳错竟游览了这条古街,探访了享有“鲁东名珠”之誉的十芴园,也算是收获颇丰,不虚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