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登录XX大学的考生系统,查看到自己的拟录取通知那一刻,心中却没有什么很大的波澜,虽然为此,准备了一年多,也放弃了很多其他的选择,幸好,结局不坏。
前段时间找了个兼职,希望我能写下考研经验,本来之前就一直想写来着,但忙其他事便一直拖着,今天就借这个巧,写一写吧。我初试成绩379,在今年的分数爆炸的局势下,只能算一般分数,数学一116,政治71,英语一72,专业课120。我的一个研友考川大423,这一比较,自己简直就是小儿科。
本着回报过帮助过我的人,我就说说自己的感想和经历,也算是对后来人一个借鉴吧。我就分两个部分来介绍,一部分是复习安排这块,另外一部分是心态这块,至于学习方法我会在其中夹杂的说一下,因为我觉得这个学习方法的主观因素太多了,我就把那些大家容易接受的说说。
首先说下复习安排,早的话没边,但太早也不好,积极性容易受影响。我觉得3月份比较合适,6,7月份开始我觉得时间就有点紧张了,当然有人两三个月轻松考上研究生的我听说过,但没见过。如果不考虑报考院校水准,我相信这也是可能的。但报考院校最好早点定下来,这样复习的时候也会安心很多。
在备考过程中,我比较重视复习的计划,做了计划,我才能对整个考研进度有个把控。一开始就把3月份到考试前一晚上的时间段都做了规划,但当时是比较粗糙的计划,可以简单,但一定要有,夹在常用的本子里,前期复习基本上一到两个月会根据自己的复习情况和进度更新一次计划表,让计划更加的清晰。到了中期我大概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一个月更新一次,到了后期两个星期更新一次,更新不是说改变,更多的是在计划中添加更多的细节和修改之前计划中不合适的地方,但内容也不要太多,我的计划表最多的时候占到一张A4纸的大半页。我说下我自己对计划表的设计,你们看了可以自己类比试试。前期的时候,我首先把自己大概需要的辅导书列了出来,然后以30天或45天为计时周期,列出自己需要看完的书的时间,以及完成的任务。比如:
3.1~4.15看完高数上下,数学视频;新东方单词书25个单元,英语真题阅读一天一篇(85年开始)
4.16~6.1看完工数和概率;新东方单词书过一遍,阅读一天一篇
……
前期的计划表很容易制作的,主要是给自己整体时间规划上有个把握。随着复习的深入,根据自己的复习计划可以进一步细分,如:
4.1~4.15看完高数下,完成部分习题册,看完高数基础班视频;英语单词完成10个单元,英语阅读真题到1993年
4.16~5.1看完工数,视频;英语单词完成10个单元,英语真题97年;
5.1~5.15完成工数习题册;……
……
6.2~7.15复习全书看到xx页,数学视频;英译单词再过一遍,阅读一天两篇;看完数电课本+习题册;
7.16~9.1复习全书结束,视频;英语完成08年前真题,单词过一遍;政治1000题,看视频;看完模电书+习题册;
……
11.1~11.15做完数学模拟题X套,看完错题集;英语阅读第三遍,单词每天半小时,准备作文;政治一天背30-60分钟,做习题,看视频;专业课真题过一遍
……
以上只是举个例子,并不是我之前的计划表(原件早就不知道扔哪了),大概是这种类型的。做完大体的计划后,剩下的就要靠自己来完成了。
有了大体的计划只是第一步,这样对于自己每天需要完成的任务就大致心里有数,不至于到后期发现自己还有很多没完成,最好准备个小本,把每天完成的内容写一下,起到一个督促的作用,顺便也能了解自己的复习能力是个什么样,便于更好地安排往后的复习计划。
至于各个科目的复习,我简单说下,大家就当参考,有道理就好好考虑,感觉不适合自己就随便看看。我考的是数一,英语一,政治和专业课。有句话说的好,英语决定你能不能上研究生,数学决定你能不能上个好的院校。这两个科目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复习时间最长的,从3月份开始就复习这两门,专业课和政治可以推后。
数学,重中之重,满分150,拉开差距非常容易,一个填空就4分,一个大题十几分,数学考得好,别人的英语政治加起来也没你一门高,数学是拉开分数的关键。如果复习时间充裕,最好能把课本看一遍,做下部分习题,如果时间不够,那至少看看数学的基础班和强化班视频,然后再去做数学的复习全书(张宇的也行),最好能在9月份之前完成全书的第一遍,然后再进行第二遍,全书只做一遍觉得肯定不够,很多的解题思路都还没有熟悉,就已经忘了,在第二遍时,就开始积累错题,你可能会觉得麻烦,但到了后期绝对是你的第一手复习资料。结合自身经历和身边一起备考的小伙伴的遭遇,第一次做错的题,第二次大多还会做错,而且和第一次错的点一样,当时恍然大悟,过几天又栽在同一个地方,到考场了,也还是这些题我们丢分最多,而错题本的价值就在这里,不断的提醒我们易犯的错误。完成全书的两次复习,如果还有时间,最后能进行第三次,当然绝不可能像第一次,第二次那么仔细,就把重要的点,易错的点认真再看一遍,当时,我全书第一遍2个多月,第二遍1个多月,第三遍一个多星期。到了9,10月份就该做数学真题了,数学真题非常重要,一定要好好做,认真做,反复做。这些题有很大的参考价值,而且用这些题来整合自己的知识,使其系统化,近10年的数学真题至少做2遍,解题思路光靠几道题是不容易实现灵活使用的,还得有一定的题量积累。我当时用的是张宇的真题大全解,从87年开始的。11月份的时候就应该做模拟试卷了,李永乐6+2,张宇8套卷,历年的合工大5套题都可以拿来做,但应该是做不完的(我反正没做完,可能就是我数学一般的原因),这时一定要掐表做题,练习自己做试卷时合理的时间的分配。到了12月份就回归基础,多看看错题本和重点笔记,一星期至少模拟一次数学试卷。
英语的复习,前期的单词很重要,单词不过关,你看阅读那费老劲了,到了后期作文,完型,新题型压力一上来,单词是肯定没多少时间看的,也就前期你有充足的时间看单词。单词书看一遍也是不够的,多看几遍,不一定每个单词都会写,能认出来就足够了。我3月份到5,6月份每天都看3,4个小时的单词,即使到了12月份我还是坚持每天看半小时,那时看的单词都是我记在笔记本上容易认错的单词。单词量大了,无论是阅读,完型,新题型还是作文和翻译,都是很有帮助的。对于英语的复习资料,除了单词书,最重要的就是英语历年真题,你千万不要担心真题做早了,浪费。有的同学觉得真题就这么多,做完了不就没题做了吗?那是你们想多了,英语真题是需要反复做的,尤其是英语阅读理解。你留下最后3套真题做模拟就可以了,不够的话,再买几份模拟题练练就行。记得以前看过一篇经验贴,有句话说的非常到位,“如果从模拟题中寻找英语阅读解题的规律,那真是莫大的悲哀”。英语的历年真题的阅读一定要反复做,然后思考选项的设置和解题规律,3遍是至少的,可以从86年英语真题开始做,先做阅读,遇到不会的单词就记下来,写在一个本子上,我一般都用有道词典查单词。我刚才说的至少做三遍主要是指近10年的真题阅读。9月份之前可以重点是阅读,之后翻译,新题型,完型也加大力度,到了11月份就要开始作文了,对于英语作文,我的思路就是先背几篇作文,有了一些词汇量和写作套路,然后再写,用历年真题的作文题目就行,到了12月份可以看下各个机构的预测热点,然后写写,保持自己写作的手感。
政治9月份开始就行,早了浪费时间,就算9月份开始,每天30~60分钟就可以了,还是把精力主要放在其他三门,到了10月份再开始发力就可以了。至于政治的辅导资料,现在市面上有很多,但就我个人的来说,肖秀荣的1000题我还是十分推崇的,其他的老师如石磊,蒋中挺听说也不错,我看的蒋中挺视频,做了肖老爷子的1000题,8套卷,4套卷,蒋中挺的最后5套卷。说实话,政治的分拉不开,考得差的60上下,考得好70多分,80分就已经很少见了,大部分60到70,这分差数学两个填空或是一个大题就补回来了,政治后期一定要多背,肖四,启航20天20题,反正市面上出名的也就这几个,到了最后阶段,你只要记住“背多分”就可以了。
至于专业课,这个就非常广泛了,具体专业具体分析,但是一般来说6月份开始复习专业应该是差不多的。对于专业课最好能联系到考上这个专业的师兄师姐,问问情况,历年真题的珍贵性不言而喻,对于大多院校来说,部分专业课的题就算不是重题,那也最多换换数据。这个就要看个人刺探情报的能力了。
至于报考研辅导班,我觉得数学和英语没有必要报,政治可以报,如果不报那自己也得好好看视频。我是报了数学和政治,数学上完强化班就没去过,尤其是10月份,11月份那个时候,去那待上一天,就为了老师讲那几道题,反倒不如自己看看,思考的多。
学习规划就说这些吧,个人还得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我的只是个参考,觉得有借鉴意义的就用用。除了学习规划,备考时还得注意调整自己的状态,状态好,复习进度刷刷的,状态不好,进度比蜗牛好慢,还容易产生焦虑,沮丧情绪,恶性循环。
首先一定要找个靠谱的研友,研友两三个就够了,每个人隔一段时间都会有懈怠的时候,有研友的督促,自己不至于太掉链子。然后定期的去锻炼身体,我基本每周一三五的晚上都会去操场跑跑步,在跑的过程中,就想想自己复习计划的事,生活的事,或是想想未来的美好生活,边跑边想,感觉也是不错。周末的时候,就找基友打打网球,大三在跳蚤市场花了30元从毕业的学长那买的网球拍,还是挺好用的。当自己复习不在状态或情绪糟糕的时候,可以写写日记或是给家人打打电话,这些都能很有效的排解你的一些忧虑情绪。一些女同学喜欢追剧,男同学喜欢玩游戏,在考研期间还是适可而止,控制一下,等考完研,随你怎么嗨,但是没考完之前还是老老实实看书学习吧,这些东西很影响学习的节奏。
唠叨的话就说这些吧,相信自己,坚持下来,一年后,你必定会有所收获,祝大家都能取得一个满意的结果。
Linton
2017/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