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4)1.凌晨三点关电脑睡觉,早上六点半闹钟与be on time。
2.上海半天出差——时刻关注身边的事物
3.高铁上《遇见你真好》 校园式的幽默,略老套,想起桐华《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时光》
4.日常生活就是可能做家务,吃三餐,睡觉与工作。
关于影片,我想起我喜欢的桐华的《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时光》,我记得其中描述军训时同手同脚走路的场景让当时的我笑了特别久。而在看这本书的阶段里,我是一个喜欢看各类青春小说的少女。比如《小时代》,虽然很多人吐槽这本书以及电影,但我觉得在我那个年龄阶段里,我是会被书中、小说中她们四个争吵的场景、互相安慰的场景打动而哭的人。那个时候由落落和笛安各自主编的杂志《文艺风象》和《文艺风采》(我都不敢确定是不是这个名字了。)是我觉得最文化公司下面极具文艺的两本杂志,在高中的阶段里我还看《最小说》、《读者》以及零散的购买一些时尚杂志。
从上海回来的高铁上,自己把缓存的《遇见你真好》基本看完,冲着喜欢的女演员蓝莹盈去的。这几年里关于高考、关于大学、关于青春的影片很多,似乎有一点点审美疲劳。印象比较深的是影片快结束前,所有的演员在教室里穿着校服一起拍手唱歌的场景。作为一个研究生,我已然觉得高考有点远去了,当看见那些准备着高考的少年少女,特别想说:高中备战高考真的只是人生的一个阶段,在那个阶段里,幸福的事是有那么多人和你一起为了相近的目标而努力。再之后越来越多的人生时刻,少了约束、少了管理之后,你要选择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与成绩有关,但选择的方向、眼界以及性格等隐性因素变得越来越重要。
大学的寒假,回高中去看高中班主任,也在老师的班上和学生一起交流。那个时候再见到高中的同学觉得很亲切,此外不同城市、学校特别是专业的差异,大家表述的方式和思考方式还是存在一些差异的。不过我一直没有见到过当年我们班成绩最高的那名男生,虽然我和他在同一个城市读大学。只希望,多少年后再次见到,是我想象中那个能深入做研究的少年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