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个问题,做决定究竟是理性的成分更大,还是感性的成分更大?
很多人会毫不犹豫地说,这还用说吗?当然是理性的成分更大了。
我先来讲一个故事,它来自于《你的生命有什么可能》。
1982年,一位名叫艾略特的美国病人做了一场摘除脑部肿瘤的手术。就是这场小小的手术彻底的改变了他的命运。在这之前,他是一位好父亲、好丈夫和优秀的企业管理者。在这之后,他却和妻子离了婚,在事业上也陷入了困境。原因就是这场手术夺去了一个他最重要的能力,决策。以至于像生活中的很多鸡毛蒜皮的小事,他都难以做决定。比如,该去哪个餐厅吃饭,该用哪个颜色的钢笔写字。他会像一个极度理性的人,审视每一个因素而迟迟做不了决定。也就是说他过于理性。同时,医生发现了一件奇怪的事情,他在陈述自己困境的时候,居然没有一丝痛苦、沮丧或者担忧的表现,似乎一切事情都和他无关似的。也就是说,这场手术夺去了他感受情绪的能力。
所以,表面上看做决定是一个非常理性的事情,实际上情绪在当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如果你不去体验自己的感受,你永远无法做出一个决定。
为什么会这样呢?
我想这背后的本质原因,是在生活中我们面对的问题往往不是靠严谨的逻辑推理就能解决的,因为有大量的不确定性、未知的信息。你难以罗列出所有的可能性以及预知每种选择的最后结果,并做出精确的比较。况且为了要去哪里吃饭这样的小事都要去做一番复杂的逻辑思考,大脑也承受不了这样的负担。所以情绪帮我们简化问题靠感觉中的倾向做决定。
既然情绪在决策中这么重要,那么这对我们有什么启示呢?
这就要首先了解一个重要的原理,情绪ABC理论。它来自于《我的情绪为何总被他人左右》这本书。作者阿尔伯特·埃利斯是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他开创了认知行为疗法。该理论就是讲情绪的形成原因。
你可能会想,情绪嘛,不就是因为身边发生的事情而导致的吗?其实没那么简单。情绪的产生其实是来源于内心的想法。是某件事发生之后,你对这件事的解读产生了情绪。这个解读可能又受以往的信念很大的影响。
所以我们一方面应该利用情绪帮助我们快速决策的特点,了解并锤炼自己的价值观和信念,在面临选择的时候变得更加笃定。另一方面也要防止盲目的情绪干扰了重要的理性决策,变成被情绪所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