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709~20180715
没有记录就没有发生
90天目标:
主题阅读:关于记忆方法5本书并总结、应用
月度目标
每月简书或思维导图总结一个方法并练习
周目标
每周9~10个番茄,并周检视跟踪进度
一、阅读时间
1、完成本周得到订阅课程的阅听计划,平均每天30分钟
2、主题阅读时间:9个番茄
二、阅读内容笔记
微信读书《如何阅读一本书?》第二章
美国学者、教育家艾德勒提出了著名的“阅读的四个层次”,即基础阅读(Elementary Reading)、检视阅读(Inspectional Reading)、分析阅读(Analytical Reading)和主题阅读(Syntopical Reading)。
一、基础阅读
即处于识字阶段的阅读,也称为初级阅读、基本阅读或初步阅读。这一层次的阅读要求认识文字并了解文字的意思。
熟练基础阅读,意味着已经摆脱了文盲的状态。
二、检视阅读
检视阅读,即系统化略读,类似于学生时期进行的阅读理解。阅读理解要求学生在限定的时间内读完一段文字,可以概括文章大意,了解其中心思想,并能抓住文章的要点。对一整本书的检视阅读则要复杂一些,至少要明白“整本书主要讲什么”“书的结构如何”“各章重点讲什么”,并能根据所了解的内容对书进行归类,属于学术著作还是大众读物,或者属于哪种类型的小说。
需要注意的是,检视阅读本身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阅读方式。通过检视阅读,我们可以确认是否需要进一步阅读。即使进行分析阅读或主题阅读,也需要先进行检视阅读,这样有助于对书籍进行整体把握。同时,检视阅读也是选书的好方法。
三、分析阅读
分析阅读,即全盘阅读、完整阅读,也是能更好地理解一本书的内容到的最好的阅读方式。
通过分析阅读,读者会将一本书的内容完全消化,使之成为自己的知识。但需要大量的时间,分析阅读更适合“主食”和“美食”类图书。在分析阅读的过程中,读者需要自己提出许多问题。
事实上,在每一种阅读层次中,读者都会向自己提问,只不过在基础阅读中提问的主要内容是文字的意思,在检视阅读中的提问偏重书的结构、大意,而在分析阅读中提问的内容则更详细、系统,提问的过程就是加深理解的过程。
分析阅读可在基础阅读或检视阅读两种之后进行。
四、主题阅读
主题阅读是最高层次的阅读方式,是所有阅读方式中最复杂、最系统化的一种。主题阅读不是针对一本书的阅读,而是需要阅读多本谈到同一主题的图书,因此,主题阅读也可称为比较阅读。
通过主题阅读,读者可以提炼出一个关于这一主题的全新论断,这一论断也许在阅读过的任何一本书中都没有论述。主题阅读并不易行,它是具有极强创造性的阅读,阅读收效也最佳。
主题阅读存在两个基本前提:一是对某个主题产生强烈的好奇;二是阅读多本书籍,参考各种资料,有能力形成自己的分析。阅读本身就是一个求知的过程,大部分都是由好奇心驱使,主题阅读也不例外。只不过,主题阅读的阅读量更大,阅读的效果也不仅是接受、掌握某一知识,而是产生自己的论述、创新。
与分析阅读一样,主题阅读也需要大量的、连续的时间,更适合“主食”和“美食”类图书。
阅读是一项主动的活动,而且越主动效果越好。无论进行哪个层次的阅读,探求越多,提问越多,思考越多,分析越多,收获就越多。
邹韬奋与分层次阅读
关于阅读的层次,我们有更为普遍的定义,即泛读、略读、精读。
第一个层次是泛读,即浏览。浏览并没有明确的目的,就是随便翻翻,有兴趣就往下看,无兴趣就中止。通过泛读可以初步确认此书是否值得进一步阅读。
第二个层次是略读,即将泛读时选出来的书,粗略地读一遍,也可称为通读。略读时需要集中注意力,先审视题目,看看全书的结构,然后看开头和结尾,再按书的结构层次顺序阅读,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略读虽只求概览大意的一种阅读方式,然而,也应做到“略”而不“漏”,通过略读可以发现有必要反复研读的书或部分章节,从而进行更深入的阅读。
第三个层次是精读,即认真、仔细、精确地阅读。精读时要将略读选出的书或章节细细地咀嚼品味,是一种充分理解读物的阅读方式,是一种严谨的阅读方式。总的来说,精读一本书是从内容到形式、从形式到内容、从部分到整体、从整体到部分反复研读的过程。
王国维《人间词话》中的三重境界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写道:“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三重境界为时人乐道,甚至已成为放之四海皆准的真理,用于阅读的层次也非常合适。
第一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这句话出自宋代词人晏殊的作品《蝶恋花》,本为描写盼归相思之情。从字面意思来看,这句话展现了刚开始学习阅读、初窥门径的阅读层次。可以认为,这一重境界对应“基础阅读”,阅读所得都是文字的表面意思,阅读者自己正在寻求更适合、更有效的阅读方法。
第二重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这句话出自宋代词人柳永的作品《凤栖梧》(又名《蝶恋花》),原词也是描写相思之苦。从字面意思来看,这句话体现了深入理解、用功细读的阅读层次,可对应“分析阅读”。这一阅读层次强调仔细、专注、主动,而且需要大量时间与精力。
第三重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这句话出自宋代词人辛弃疾的作品《青玉案》,描绘青年男女于元宵节夜晚约会的场景。从字面意思来看,这句话体现了确定主题、广泛探寻、终有结论的阅读层次,可对应“主题阅读”。在这一阅读层次中,感兴趣的主题是最重要的,然后需要阅读大量相关书籍,最后形成自己的独特见解。与汲取现成的知识相比,这种阅读更强调“悟”,更具备主动性与创造性。
王国维提出的阅读的三重境界看似抽象,却最能展现阅读中的切身感受,也可以帮助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来理解阅读。当一切关于阅读的理论知识烂熟于心时,我们才能开始真正的高效阅读。
阅读层次与读书四问
这本书究竟讲了什么?
作者通过这本书解决了什么问题?
这本书说得有道理吗?
这本书与我有什么关系?
不论阅读哪一类书籍,能够认真回答这一问题,阅读才会真正起作用。同时,认真分析这个问题,可以帮助我们审视阅读目的和阅读效果。另外,“读书四问”是一种通用的阅读方法,将贯穿全书始终。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