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教材
各位评委老师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台阶》,这是统编教材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是当代作家李森祥的一篇小说。本单元的课文都是关于“小人物”的故事。这些人物虽然平凡,且有弱点,但在他们身上又常常闪现优秀的品格,因而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关爱他们同情他理解他们,此文正是诉说着处在社会底层的“父亲”们的辛酸与追求。本文与本单元其他四篇不同,是小说,主要用叙述、描写的表达方式,表现农民父亲的老实厚道、要强、勤劳、朴实等品质。
根据新课标、教材单元目标、学生现有的知识基础和认知能力,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本课我打算用两课时完成。本节课我们完成第二课时教学,确定如下目标:
1. 知识与能力:复习课文,了解故事的内容;
2.过程与方法:学习用细节刻画人物的写法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父亲艰苦创业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
教学重点:领悟父亲的情感与性格。
教学难点:学习用细节刻画人物的写法。
教学方法:朗读品味法 、自主、合作、探究法
二、说教法
《台阶》是一篇语言平实但内涵深刻的自读课文,所以这堂课适合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进行学习。
三、说学情: 由于七年级学生龄偏小,阅读兴趣不足,因而,阅读能力偏低,思维能力,分析能力不高。加之注意力容易分散,学过的知识,容易遗忘,所以本节课在复习的基础上引入新课的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显得尤为必要。因而,本节课我采用联系学习法、问题学习法、探究学习法、合作学习法来教学。
四、说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通过前两课的学习,我们真切感受到了运用细节描写塑造人物,可使人物形象更更生动。(哪位同学能想起来我们前面学过的这样的句子,请说一说。)
导入环节主要是为了让学生通过复习前面学过的句子加深对细节描写及其作用的理解。
(二)合作交流 分析父亲的形象
下面请同学们速读课文,采用圈点批注的方法,找出文中细节描写的句子,分析父亲的形象。试用这样的句子说:“他是一个 ( ) 的父亲,第 ( ) 段( )行这样写到( ) 生依次分析出父亲的“勤劳艰辛、倔强能干、不甘人后、谦卑质朴……谁还读出了不一样的父亲?请说说。
设计这一环节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筛选信息,掌握抓住关键词句进行人物赏析的方法,准确理解细节描写在刻画人物形象中的作用,让学生自己感悟父亲身上勤劳质朴又不甘人后,有所追求的品质,引领学生理解父亲形象的意蕴。
五、师总结:通过同学们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文中的父亲是一位吃苦耐劳、倔强能干、不甘人后而又谦卑质朴的农民父亲。他用自己诚实的劳动兴家立业,不怕千辛万苦,有着中国农民所共有的谦卑特点。它是社会最底层“父亲”的典型代表。因而,做为子女的我们应该理解父亲、尊重父亲、爱护父亲,做个孝顺的孩子!由此达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教育。
六、板书罗列父亲的优秀品质,既能让学生从感性上理解父亲的形象及细节描写对刻画人物形象的作用,又能使学生感受到父亲修建高层台阶新屋的艰辛不易,从而理解父辈、尊重父辈!
七、布置作业 1、A组同学:抄写本可生字词 B组同学:摘录本学期课文中所学细节描写的句子 3:C组同学:写作《我的父亲》
分层布置作业,让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通过努力都能够完成,从而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 以上是我对《台阶》这课教材的认识和教学过程的设计。在整个过程中,我引导学生回顾前面学过的知识,并在本节课中通过寻找分析是学生们更熟练地运用。对课堂的设计,我始终在努力贯彻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问题为基础,以能力、方法为主线。
从总体上来说,本节课教学效果显著,从学生的整体表现来看,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了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