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假期,回老家与亲朋吃饭聊天,席间,说起来孩子来,姐夫说:嗯,你家的姑娘,你也够惯着的了!
哈,我承认我家姑娘打小有点小脾气,但我没有惯着她啊,我是在一直宠着她好吗?
1
孩子老妈回娘家,她在自己书房里安静地做假期作业,我照例在我的书房敲击电脑,读我的小说。爷俩个同处一室,但各不相扰。呵呵,这也叫有事常联系,平时各忙各的。
听到她开门声,然后听到杯子的动静,我过去问她,想喝水啊?
她说,准备烧水。
我说,我来教你。我告诉她如何倾斜水桶,把水倒进那个专用工具里,然后打开壶盖,倒至水壶三分之一二处,开电源,打开壶的开关。她蛮有信心地说,我知道,原先就干过。我在一旁看她操作整个流程,基本没啥问题。
她力气小,净化水水桶大,她扭住桶口倾斜往外倒水时显得有些吃力。另一只手持容器接水时,手有些哆嗦。
我冷眼旁观,决不上前帮她。我知道,有些事啊,早晚她都得自己做,我能做的,就是只要有时间,尽快教会她。
她烧好水,拿着杯子来找我要茶。我的天,晚上喝茶,你会睡不着觉的。她说,正好啊,我就是准备今晚上通宵做作业的啊。
我让她闻一闻茶的香味,告诉她这是张一元花茶。给她倒出一点儿,让她自己去添水泡茶。
我告诉她今后如何自己洗头,吹干,衣服如何洗,饭碗如何刷,她安静地听。几个月后,这些事情,只能她自己来。
2
今天,我的手机上显示:距离高考还有128天。
她很有章法,向来都是按照自己的节奏来,外人很少能干扰她。老师急,家长急,可人家照样不慌不忙。她说:又不是你们高考,你们着啥急啊。这是我自己的事。
她成绩稳定得急人,每次考试结束,自己的估分也很准。这些都比我当年强。
家长啊,从来就没有满足过。中考她没能进快班,自己憋着劲奋斗了一年,硬生生考进了这个唯一的小班。当时我们就想,能进快班就行了。然后又期待要是成绩能到中游就好了,等成绩到了中游,又想,要是能考前几名就好了。之后不久的某天,我们可能会又这样想,能上个一本就好了,然后又想,最好能上个985,211才好呢!呵呵,父母眼里,永远没有最好。
对于这个孩子,倒一向让我省心。她知道自己的路要自己走,学要自己上,父母只是个参考。她在网上查资料,根据自己的分数准备报考自己心仪的学校和专业,而且提前去做了准备。
其实,我觉得,当一个人真正把某件事情当成自己的事情来对待时,他自己才会为此付出无怨无悔的努力。
我打小就让大人省心,没想到多年之后,她也如此,这是遗传,还是造化?
3
春节前几天,我们去了趟大连。
晚上10:20的飞机,11:20还没有起飞。我怕她困,但她却精神得很,一直在机场用手机听讲座。
终于起飞了,因为飞机上不能使用手机,她有些无聊,困意很快就上来了。
飞机上大多数旅客都已经昏昏欲睡,没有人说话聊天。
突然,我们后排一个一二岁的小孩突然大哭起来,爸爸妈妈怎么哄都哄不住,空乘人员过来试了试,也无济于事。那声音,在安静的机舱内显得格外震耳。
孩子的父母急得满头大汗,目光充满了歉意。
40分钟的飞行里程,小孩子大约哭了35分钟。
下了飞机,姑娘问我:我小时候也这样吗?
呵呵,我说,你小时候没这么大的动静。事实上是,她也哭,那是需要人抱。我抱起她来,晃一晃,很快就不哭了。我瞅着她,闭上眼,她可能觉得无趣,于是也闭眼睡觉,但当我小心翼翼地把她放到床上准备逃离时,她便敏锐地觉察到,又开始哭。
小孩子,都这么折腾。
她说:他毕竟太小了,还不懂得公共场合控制自己的行为。
嗯,她倒挺善解人意。
我问她妈妈,飞机上看到了吗?怎么样,还生吗?
坚决不生了,够够的了。她说。
现实成功打败一位对生二胎情有独钟的中年妇女。呵呵。
4
17年前的一个夏天的夜晚,在本地一家医院,妻子剖腹产下一名女婴。哈哈,就是她了。整得跟讲故事一样。
我母亲从手术室里把她抱出来,说:孩子长得真干净,真好看。你快抱抱她吧!
我笨拙地把她抱到怀里,端详着这个刚刚来到世界上的小生命,眼睛一下子湿润了。
从此,这个小生命就和我紧紧联系在一起了。我的生命终于有了延续。
那年我27岁,在某个偏远的派出所当所长,是一个基本不能正常回家的人。
5
那天朋友在我家闲聊,说起生二胎的事来。问我,这么好的政策,你咋不再生一个?
我家姑娘正好放学回来,我朝她呶呶嘴,说:我想让我们家姑娘成为我们的唯一。
姑娘没说话,进了她的书房。我想,她会不会也有些感动啊。
还有一百来天,小棉袄就要飞了。愿她鹏程万里,翱翔云端。
孩子,别人只关心你飞得高不高。爸爸除了关心你飞得高不高外,更关心你飞得累不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