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初,匈奴降者言:“月氏故居敦煌、祁连间,为强国,匈奴冒顿(音:默读)攻破之。老上单于杀月氏王,以其头为饮器。馀众遁逃远去,怨(仇恨)匈奴,无与共击之(没有谁联合它共同攻击匈奴)。”
上募(招募)能通使(沟通出使)月氏者,汉中张骞以郎(郎官身份)应募,出陇西,径(直接取道)匈奴中(腹地);单于得之,留骞十馀岁。骞得间亡,乡(向)月氏西走,数十日,至大宛(大宛国)。大宛闻汉之饶(富饶)财,欲通不得,见骞,喜,为发(安排)导译(向导、翻译)抵康居(西域一国名),传(接续)致大月氏。大月氏太子为王,既击大夏(西域国名),分其地而居之,地肥饶,少寇,殊无报胡之心(不想报仇了)。骞留岁馀,竟不能得月氏要领(打什么主意),乃还;并(沿着)南山,欲从羌中归(避开匈奴),复为匈奴所得,留岁馀。会伊稚斜逐于单,匈奴国内乱,骞乃与堂邑氏奴甘父逃归。上拜骞为太中大夫,甘父为奉使君。骞初行时百馀人,去十三岁,唯二人得还。
[白话文]
起初,匈奴归降朝廷的人说:“月氏原来居住在敦煌和祁连山之间,是一个强国,匈奴冒顿单于攻破了它。老上单于杀了月氏国王,把他的头骨做成了饮酒的器皿。其余的月氏部众逃走到远方,怨恨匈奴,但没有人与他们联合去进攻匈奴。”
武帝就招募能出使月氏国的人。汉中人张骞以郎官的身份应募,从陇西郡出发,直接进入匈奴的腹地;匈奴单于捉住了张骞,把他拘留了十多年。张骞得到机会逃脱,向着月氏国所在的西方走去,过了数十日,到达大宛国。大宛国早就听说中国富有,想通使结好,却不能实现,见到张骞,十分高兴,替他安排了向导和翻译,抵达康居国,再转送到大月氏国。大月氏原来的太子做了国王,进攻大夏国之后,分割了大夏国的土地而安居下来,当地土地肥沃富饶,很少有外敌入侵,已没有丝毫向匈奴复仇的打算了。张骞滞留了一年多,终究不知道月氏人打的什么主意,就启程返回;张骞沿着南山走,想通过羌人的居住地返归,又被匈奴人捉住了,拘留了一年多。正逢伊雅斜驱逐於单,匈奴国内混乱,张骞就和堂邑氏的奴隶甘父逃脱归来。武帝任命张骞为太中大夫,甘父为奉使君。张骞当初出发时有一百多人,离开汉朝十三年,只有他们二人得以生还。
[解读]
张骞出使西域的意义远远超出了联合大月氏夹击匈奴的军事范围。从敦煌、玉门关、新疆、连接中亚细亚,一条横贯东西的经济、文化之路被打通。
“张骞出使西域”几乎成为古代丝绸之路贯通的同义语。进入21世纪,中国提出了“一带一路”重大倡议,无论“丝绸之路经济带”还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其中都含有“丝绸之路”。而张骞出使西域则使这条伟大的丝绸之路最终得以全线贯通。
关于张骞出使西域的重大意义,古人已经做出了非常恰当的评价。司马迁在《史记》中将张骞出使西域视为“凿空”。何为“凿空”?“凿,开;空,通也。骞开通西域道”。古代丝绸之路当时称为“西域道”,西域道是张骞开通的。
正因为有张骞出使西域这个伟大的“凿空”创举,使得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显得具有非常自然的历史合法性、历史积淀性和历史延续性,充分证明了中国提出“一带一路”的深刻历史逻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