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然重度污染,北风,冷飕飕,车被堵在车库,步行上班。到学校查看安排好后,前往德州市实验小学参加楚江亭、张同杰(北京师范大学)基线调研活动,先是乘坐15路公交到达三八便民市场,然后骑单车到达学校。
教育局莫局长、陈院长陪同几位专家来到学校,苏霞校长首先带领大家参观学校,实验小学是德州最好的学校,它们的功能是将是非常齐全,他们的美术作品展示有一项是用橡皮泥作画,这是我们学校没有的,另外他们墙上对于学生参加重大活动的巨幅照片也做得特别漂亮,真正把学生推到了前台。参观结束来到会议室,首先是苏霞校长进行他学校全面工作的汇报,然后是十几位校长提出问题,接下来是楚教授和其他三位教授给大家解答问题。
大家提的问题有课堂与评价,作业与教学的改革,如何深度教研教学思想的融合。课堂达标,青年教师的成长,历史积淀与现代结合,如何让中层适应角色应对复杂的局面,对于青年教师的成长如何通过小课题小项目为引领,怎样处理无为而治与制度管理,青年教师的培养,中老年教师激情的激发,精品课程怎么做,生源发生变化学校如何应对。我提的问题是随着社会转型学校家长之间和社会之间出现了新的矛盾,我们学校提出了尊重教育,在教师培养方面有自己1+1工作室,在家委会建设方面我们有肩并肩共育人,在做的过程中也有效果,但是如何更加深入的做好这项工作遇到了困惑。
楚教授的回答是全面的,如何从管理走向治理,如何实行扁平化管理,我们的学校应该怎么办,我们要培养怎样的人,怎样培养学生。教育三要素是教师、学生、课程。作为校长要进入课堂教学去听课,校长不一定上课,但要常听课,会评课。怎样才能让老师不倦怠,那就需要老师做专业的事儿,干有意义的事儿少干业余的事儿,塑造高效课堂,用模式改变教师的理念。
自主合作探究,这也是我们老师应该做的。第一要认真读认真研读教材要考课标,并且年年考;第二要思考教研,我们的题目就来自于我们自己的教学实际实践;第三教师队伍要引领,要有价值的引领,教师倦怠不是工资的是事,干的不专业,不喜欢,不深入,不内行;第四是文化引领,要发挥党支部的谈话作用,让老师们要知道你的责任是什么,你干了多少,你干到了什么程度,你干出了什么成绩,要让我们老师不要把身边的人成了熟悉的陌生人;第五就是管理的改革,带队伍一定要围绕教育教学,围绕课程开发,课程开发要结合自己的地域、自己的师资,教育是个软东西,应该润物细无声,对于老师们不参加评选不参加比赛,在这样的时候和他谈实在不行就要在公众场合公布成绩,特别是告诉他的学生,告诉他的子女;第六关于家校结合,我们有了解家长需要什么,我们要有家访,我们要让家长知道配合我们学校做什么,班级家委会发挥的作用应该更大。
来自加拿大的杨校长也谈了自己的看法。学生是办学的核心,学生在哪里,学生是什么样的,学校定位的标准是什么,要分析学生,分析家庭他们有不同的期望值;往学校往哪里办,我们有国家的课程标准要把国家的课程校本化,课程只是手段和方法,我们如何带领学生,要把学生带到哪里去,要时时调整学校的定位与家长的期望值,校长要发挥学校领导力,要抓课程,抓教师发展,学校文化引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帮助者、教学领导者,我们的老师如果领导好了一个班级,他就是一个社会的领导者,在家庭中也能成为一个领导者;我们的学生应该学习的是全科的课程,这样才能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我们的教研活动也应该是全科的教研活动。张同杰教授主要讲了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和小小明天科学家比赛的事情,让学生通过参加比赛培养他热爱科学的科学精神。
教育局发来,下周要进行党的建设工作的检查督导和计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