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25 不要包裹孩子
当我们探讨人类和环境之间的关系时发现,与其说是人去适应环境,倒不如说是人创造了一个环境来适应自己。新式教育理论的中心思想之一,就是呼吁人们重视孩子社会本能的培养,并且鼓励孩子与同伴相处。
在一个三岁孩子的人生道路上有什么呢?唯有成长。我们一定要尽我们所能帮助孩子自我改进,这样,孩子日后才能成为一个有胡的人。换句话说,我们必须给孩子机会让练习自己必须会做的事,因为发展就是靠不断的练习而来的。
我们已经努力提供了孩子的一切所需,现在必须要做的只是克制自己想要帮助孩子的冲动,静静地在一旁观察,跟孩子保持一段适当的距离,不要常去打扰他,也不要放任不管。
我们应建立一个能够指引孩子、能够提供孩子锻炼能力的适当环境,允许老师暂时离开孩子。这样一个环境的设立,就是教育的一大进步。
本章主要观点:创设适宜环境,观察不干扰,孩子在与环境的互动中发展自己,完成内在世界的建构。
PART26 家庭中的儿童教育
尊重孩子正在进行的所有合理活动,并试图了解他们的活动目的,这是首要的原则。
孩子的内在潜力,是促使他在各方面进行努力的动力,问题是,我们经常对孩子在所表现出来的潜能视而不见。……其实,孩子活动的真正征兆并不是非常显而易见的。我们一定要相信孩子拥有善良的本质,然后用充满爱心的关怀,以发现孩子善良的本质。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逐渐对孩子做出正确的评量。
第二条原则是:我们必须尽可能支持孩子活动的意愿,培养孩子独立的个性,不让孩子养成依赖的习惯。
固然,孩子会自然而然地成长,但是只有在孩子能够获得充分练习的条件下,这句话才称得上完全正确。如果成长过程中缺乏练习的机会,他的智能发展就会停留在较低的程度。我认为,那些从婴儿期开始便受到支持与引导的孩子,其发育要比其他孩子良好。
第三项原则是:我们必须时时警觉和孩子之间的相处之道,因为孩子的感情——特别是对外来的影响,比我们想像的还要细腻敏感。
我们不必在孩子面前充当完人,期望每件事都做得十全十美。相反,我们有必要审视自己的缺点,虚心接受孩子公正的观察批评。有了这样的观念,当我们在孩子面前做了不该做的事时,也就能够原谅自己的错误。
PART27 人类倾向和蒙台梭利教育
蒙台梭利博士教育的目的,一方面是为帮助幼儿的发展,另一方面是帮助幼儿本身能够适应周围环境和社会需求,而该社会需求是由幼儿以及和幼儿生活的人一起控制的。所谓“适应”,意指快乐、轻松和某种内心的平衡状态,它能带给幼儿安全感。……为了适应,于是“稳定性”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因为它意指个人开始朝向愿景实现的基础,就如同走在坚固的盘石上。
幼儿在6岁以后,应当要能够“融入”这个世界,就好像在他们生命的前几年,已弄潮儿融入目前的环境一般。……我们不只是给孩子这个世界,并且要清楚地描绘“人类在这世界的地位”。因此,第一,世界的机能是如何运作的,第二,人类是如何受世界机能的运作所影响,这是两个基本要素。
幼儿应当藉由我们的帮助来吸收。因为当幼儿人格一旦养成,无论后来什么样的观念意识冲击,他都能拥有一个基本的意识来判断是非曲直的真相。
假如在教育上,我们只针对什么对生活是重要的和什么对发展是重要的来着眼的话,蒙台梭利方法将是永远存在的。
什么是“我自己”:它是一个具有无限变化潜能的复合体,它基于一些根本的成分之上。它们的其中之一是头脑,另一个则是使他能够达到双脚站立,所以他的双手可以被释放出来,能够自由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最后,也是最重要的,造物主让他能有心灵的自由,而那对其他动物来说是被限制的。
幼儿是一种精神个体,他是所有精神事物的保存者,他是在人类一连串历史以来保持人类进化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