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诗歌、没有音乐、没有艺术、没有良心、没有感情、没有朋友、没有书籍,我都可以活下去。但是,作为文明人的我,离不开美食。”——法国哲学家狄德罗
昨天跟孟先生一起去吃了西贝莜面村。西贝的名字怎么来的呢?孟先生解释:老板姓贾,拆开就成了店名。
明明是一家西北馆子,可在这里的用餐过程,却让我找到了类似麦当劳的感觉。为什么会这样?大概是因为他们同属纵向标准化的商业产品。什么意思?来看看在西贝的用餐感受。
1.效率高。点完餐后,25分钟内上齐所有菜品。
2.标准化。西贝的炊具都是标准化的,此外,西贝有很多大骨头一类的菜品,需要经常更换装垃圾的骨盘,因此西贝设计了一个特别大的骨盘,帮服务员省下了换盘子的时间,这样,服务员就能把时间更多用在能够增加顾客体验感的地方,比如说迎宾和上菜。
3.可控制性。西贝之前有一道招牌菜,功夫鱼。但在优化菜单的过程中,这道很受欢迎的菜却被砍掉了。原因之一就是,鱼的制作工艺很繁琐,很难进行把控,很难保证每一次出品都达到同样的水准。
4.可预测性。因为产品可控性强,使得产品高度标准化,所以在不同的西贝店里,吃到的味道完全相同,也就应了其宣传语:闭着眼睛点,道道都好吃。
这跟麦当劳效率高、标准化、可控制性、可预测性如出一辙。
那么除了西贝、麦当劳这样的纵向标准化产品,还有奶茶、小龙虾、脏脏包、黄焖鸡、火锅、烧烤等横向标准化产品。
为什么说他们是横向标准化呢?
因为这些网红食品的崛起,并不是用户的选择,也不是商家的选择,而是供应链成熟带来的横向标准化效应。据说全国六成小龙虾来自湖北监利县;前几年流行的黄焖鸡米饭,调味料大多来自济南;酸菜鱼中用来做鱼片的巴沙鱼,进口地都是越南。
无论是横向还是纵向,归结起来,带给我们的就是确定性。那是否存在不确定性的食品供应呢?有,小众品牌。
张爱施法式轻食餐厅就是一家主打健康饮食的夫妻店。小众品牌有什么优势呢?
1.大众文化往往会被新的大众文化所替代,但是小众文化却灵活机动,可以很容易就嵌入到不同的大众文化里,因而更具生命力。
2.人们更愿意为食物的文化属性买单,为小资、田园、禅意等生活方式买单。
3.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都需要彰显个性,小众食物更迎合人们的分别心和自我尊崇感。
对于我来说,还有小众中的小众选择,家里吃。
张小娴说:“拥抱一个爱做饭的男人,才是得到一张正真的长期饭票。”庆幸的是,孟先生一直对厨房报有极大的兴趣和好感。
虽然他常常把厨房当战场,常常就着冰箱的存货混搭,常常把土豆丝切成土豆条,常常耐不住性子把肉烧糊,常常烹出黑暗料理……好在,我不挑食。作为合格的吃货,好吃多吃一点,不好吃少吃一点。
餐厅很多,菜品很多,可终其一生,我们不过是想找一个一起做饭吃饭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