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23日美嫺学习复盘日志——允许孩子说不,并且去接纳孩子的拒绝

今天学习分享的是孩子心理界限。

通俗一点理解就是“我”的意识产生后,孩子能感觉到自己是独立的,然后开始构建一个自我的界限。

从心理发展上看,自我界限是逐渐形成的。

其实当孩子还在母亲体内时,TA是感觉不到自己的,TA会把母亲当做自己。

而出生后,随着心理的发展,TA们会发现自己原来不是母亲,自己就是自己。

于是就开始了心理分离,而不会再全部依赖母亲,而没有自己。

所以在两三岁的时候,孩子们会开始跟你说“不”,这是因为TA们已经有了自我意识,产生了自我的界限。

这是一件多好的事,父母应该帮助孩子顺利地过渡,发展出健康的心理,所以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要允许孩子说不,并且去接纳孩子的拒绝。

有时候父母在面对孩子的拒绝时,心里会有一种失落。

比如我们叫孩子陪我去散步,TA说不想去,想去找小伙伴。

有时父母邀请孩子一起看电视,孩子说不想跟父母一起看,TA有自己的安排。而且有时孩子会关上房门,不想让我们进去。

随着年龄的增长,TA的拒绝就越多,所以就需要我们家长反思的事。

我们应该尊重孩子的拒绝,学会去理解,去商量。

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会发现我们几乎每天都在跟孩子“较量”。

我们需要做的是把握这个度吧。

另外一点是在平时,是不是尊重孩子的物权?

面对孩子的玩具,很多父母觉得是自己买的,所以就随便送人,随意处理。结果孩子发现了就大吵大闹,最后还怪孩子不懂事。

为什么不能提前商量,跟孩子说一下呢?让TA们既维护了自己的物权,又能发自内心地去尝试分享。

在养育孩子的路上,界限感应该是很多爸妈经常忽略的一个问题。

因为我们爱孩子,所以会模糊界限,觉得自己可以替代孩子。

有时,我们觉得自己很强大,是过来人,所以也会忽视界限,希望孩子少走弯路。

实际上,孩子发展出一个内心强大而自信的自我,才是我们更需要努力呵护的。

所以,请一定从小保护好孩子的心理界限感。

陪伴、尊重、理解和孩子一起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以上分享的是今天学习复盘日志。

我是吴美嫺国家认证心理咨询师,高级家庭教育指导规划师。

我在贵州贵阳感谢您的阅读和留言。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