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城,一个并不存在的地方。却勾出了两代人的爱恨交葛。当林祥福带着女儿林百川,踏上去文城寻找小美的道路时,我期待能够揭开文城的面貌。但文城始终找不到,林祥福带着女儿安居在与小美口音一样的溪镇时,我期待小美的突然出现。但等到了林百川长大,等到了林祥福扎根溪镇,甚至等到了林祥福死去,小美都没有出现。我也仿佛忘了还有小美这个人,以为这只是作者笔下一个的一个不太重要的人物,她只是为了引出林祥福和林百川的生活。
而当林祥福被绑匪杀害后,我以为写作的中心会放在林百川和耀武的后续故事中,但作者却简单交代,而又进入了有关“文城”的秘密。在里面,我看到了少年小美和阿强,看到了他们的成长和结合。本以为情感不太深的两人,却在被迫分离后,做出逃走的举动,我也以为在辗转路上,两人窘迫时,小美会被抛下。是,好像有短暂的被抛给了林祥福,但小美和阿强却依旧选择彼此。我以为阿强会忍不了生活的困窘跑回家的时候,他却在沈店当叫花子,他当了自己所有值钱的东西,唯独没有当小美的衣服,我以为小美生完孩子后会因不忍和孩子分别,和阿强决裂。但当她在女儿办满月酒时,看到身着阿强长衫的人时,内心担忧不已,最后抛下女儿,踏上了寻找阿强的道路。哪怕小美在以后的岁月中难受,悔恨,痛苦。但她都没有想过离开阿强,回到女儿身边。甚至,明知女儿就在溪镇,她也未曾去看过一眼。她的狠心,可能是因为她害怕,觉得自己不配,也可能是她害怕林祥福和女儿的出现,会打破她和阿强的生活。小美对阿强的坚贞,是童养媳的束缚,还是阿强为自己顶撞母亲的勇敢,还是阿强来寻自己时带给她的感动和震撼,我不得而知。
我一直觉得阿强比不上林祥福,阿强沉默,能力一般,没有吸引人的点。而林祥福不仅出身好,为人也勤快,能力也强,还特别善良。如果,小美先遇到的是林祥福,肯定也会原因跟他过一辈子的,但如果只能是如果。像小美临死前许的愿一样,来生,一定偿还林祥福, 做她的妻子 ,给他生很多孩子。 如果他不要,就做他的牲畜,任由他驱赶。
在“文城”中,我还惊叹于作者伏笔的运用。给林百川送衣物的女人 ,原来是小美吩咐的 ,林祥福再次回到溪镇,经过寺庙看到哪些被冻死的人中,就有了小美和阿强。原来他留在溪镇,等待小美的愿望早已落空,小美早已死去。就如“文城”不存在一样,小美也永远消失了。但他至死都不知道,小美知道他来了溪镇,还曾想躲他,原来他真的找到了阿强和小美口中的“文城”。
但也正是因为林祥福的执着和魄力,所以 他干事才成功吧!他去哪儿都能发家致富,在北方老家是这样,在溪镇也是这样。而且身边围绕的都是好人,陈永良夫妇,顾益民,田大……这让我为林祥福被小美欺骗,远离家乡,踏实寻找小美之路的心酸历程的经历中而为他庆幸的事,除了小美,这些人未曾背叛和欺骗他。特别是田大几兄弟来拉他们少爷的尸体回乡的情节,让我为之动容。离乡几十载, 林祥福仍是田大他们的少爷 ,他们帮他守家产 ,带他落叶归根。这或许是扎根于中国传统的主仆思想,但何尝不是人性善良的写照。
总之,文城这本书让我感触颇多。生于那个时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无奈。童养媳的小美,母亲专治下长大的阿强,离乡寻找妻子的林祥福,还有心生爱恋却不能在一起的耀武和百川。当然,书中也写了残忍的一面,军阀混战和土匪肆掠给百姓带来的深重灾难。但文城,仍然是一部有血有肉,且闪耀真人性光辉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