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古代,就一直讲“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更有“孟母三迁”的故事流传至今,无不告诉我们:环境对一个人品性的养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对于孩子来说,教育环境是首要的影响因素。中国人一直注重教育问题,“知传承、善心灵、有修养、有品德”是所有家长们对于孩子未来的美好期许。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如何给孩子提供优质的教育环境,是家长最关心的问题之一。
一个人从小到大,只要他(她)的母亲伴随着他们的成长里程,母亲的一切,包括母亲的形象;母亲的做人原则;母亲的思想……都会在不知不觉中始终影响他们的孩子,那些孩子就是生活中的你我他。
母亲的形象至始至终都会影响每一个人的人生,也许很多人不会认真地思考和承认这个问题,但是这确实是一个不能否认的真理!
我们的今天,或许就是孩子的明天,今天对孩子喊,就别怪他明天对你叫;今天对孩子没耐心,就别怪他明天对你不耐烦;今天训孩子不如别人优秀,就别怪他明天怨没权势;自己界限不清,就别怪他不负责任。
所以,真正的教育应该是一场修行,是孩子的纯真、无私、灵动洗濯了成人的浮躁、功力、自大的心理历程。
坚强的母亲教会孩子在困难面前不会怯懦
在人们的一些思维里都是把女人当作柔弱的代表,似乎只有男人才能配得上“坚强”二字。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真正地遇到困难,能够不惧艰难困苦,一直坚持下去的往往就是那些看起来比较软弱的女人,她们甚至在有些方面比男人显的还要坚强的执著。
心胸宽阔的母亲让孩子学会展望未来
女人的胸怀历来被文人描写的及其狭窄,甚至还有民间的俗语:女人头发长见识短。好像世界上只有男人的胸膛是宽阔的大道;而女人的心胸只是山间的羊肠小路。
然而有很多的女人的胸怀让我们敬佩,真是这些女人的胸怀让我们懂得一个母亲的宽阔胸膛会对孩子起多大作用。
冷静镇定的母亲使孩子学会坚韧不拔
在很多文学作品中,或者是有形宣传影像中,我们大多是情况下看到的是遇到灾难时候的母亲,不是嚎啕大哭就是绝望的想到自杀,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见到的在如今人们难以形容的场面上,一个母亲的镇定和冷静足以让人终生不能忘记。
善良的母亲让孩子懂得悲天悯人
人类社会最可怕的就是行为的残酷和精神的冷漠,可是我们谁也不能否认很多人好像无法躲避这两种悲惨的现实。
“悲天悯人”的情怀虽然有后天的修养与教育形成,但是它仍然是来源于孩子母亲的善良根基。
比尔盖茨就说过,自己在母亲那里得到的是“虔诚和善良”,我们在比尔盖茨对全世界贫困地区的大量捐款上就可以看到母亲的印记。
有修养的母亲会铸就孩子的品质
“修养”这个名词在每个人身上的体现,那就是一个人的品质,一个人的品质优秀似乎又能成就他的事业。
那么修养即使在成年之后如何“建设”,其实大多数的修养还是从母亲那里点点滴滴“浇灌”的。
母亲尊老爱幼,孩子自然就会上行下效;母亲节俭有度,孩子自然就会拒绝奢华;母亲彬彬有礼,孩子自然就会谦虚不傲。
文化资深的母亲会影响孩子的深刻思考
有文化的母亲绝对会影响孩子的思维,如果是文化资深的母亲似乎就更能影响孩子的深刻思考,就像一个还不会走路的孩子在大人手牵手的带领下慢慢学会走路一样。
有文化的母亲从孩子出生那天起就在每一天的生活里,一点点地影响孩子,让他们杜绝粗俗;让他们远离简单;让他们知道深刻……
著名作家金庸就曾经说过,他对小说的人物内心深处的探索很多受母亲的文化影响。金庸的母亲徐禄是徐志摩的姑妈,在那个时候就读过高中,并能写一手漂亮的水笔字。
每一个人的母亲都在以他们各自的形象影响着自己的孩子,虽然在这里举出的都是名人的母亲,这不等于我们没有注重平凡的母亲,只是这里所举出的母亲形象大家都知道和熟悉,所以他们就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其实即使是我们自己的母亲,他们身上同样会有这些美好的人格特征和精神品质,唯一的区别就是只有我们自己清楚。
微笑中送走他们母子,珍爱生命从惜福开始……
这一天佛陀走到罗侯罗住的温泉林来,那种威严的样子,让罗侯罗感到很意外,他整衣恭敬迎接,等佛陀坐下来的时候,他就拿水给佛陀洗足。佛陀一句话也不说,等到洗足以后,才指着洗足的盆对罗侯罗说道:
“罗侯罗!这盆里的水可以喝吗?”
“佛陀!洗足的水很污秽,不能喝的。”
“你就和这个洗足的水一样!”佛陀训斥道:“水本来是清净的,洗了足就很骯脏!好比你本来是王孙,远离世间虚假的荣华富贵,出家做沙门,虽然你还没有受比丘戒,但你毕竟是受了十戒的沙弥。你不精进修道,不清净身心,不守口慎言,整天讲玩笑话骗人,三毒的垢秽填满你的心中,同清净的水里有了垢秽一样!”
佛陀从来没有这么声严厉色的对人说过话,罗侯罗低头不敢仰望佛陀,佛陀招呼他把水拿去倒掉,他这才敢移动身子,但等他倒了水回来,佛陀又再问他道:
“罗侯罗!你去拿这个盆盛饭来吃可以吗?”
“佛陀!洗脚的盆不可以盛饭吃,因为盆里不净,上面有垢秽粘着,所以不能装东西吃!”
“你就是和这个盆一样,虽然做了清净的沙门,但不修戒定慧,不净身口意,满心藏着不实的垢秽,大道之粮怎么能装进你的心中呢?”
佛陀说后,用脚把盆子轻轻一踢,盆子就滚滚的转起来,罗侯罗很害怕的样子,佛陀就问他道:
“罗侯罗!你怕把这盆子踢坏了吗?”
“佛陀!不是!洗足的盆,是很粗的用物,坏了也不要紧。”
“罗侯罗!你不爱惜这个盆,等于大家也不爱护你一样。你出家做沙门,不重威仪,戏弄妄言,这个结果将使谁都不爱护你、珍视你,就是到了命终的时候,也不能觉悟,你会处在迷中更增迷!”
罗侯罗全身流汗,惭愧得无地容身,他发誓以后要努力改变自己的心。
佛陀说完了严厉的教诫,又再说了一个譬喻给罗侯罗听:
“过去,有一个国家养有一只大象,这只大象勇猛善战,每当国王兴兵征伐的时候,就给大象穿上铁铠,牙上缚好利矛,耳朵放剑,曲刃捆在四脚,把铁挝系在尾巴上。大象虽有这么多的武器,但真正交锋的时候,牠都把鼻子藏起来,因为象的鼻子很软弱,中了剑会死亡,为了保护生命,不得不保护鼻子。'
“罗侯罗!你也应该和这只大象保护鼻子一样,慎守你的语言,假若你戏弄妄言,将会和大象伤了鼻子一般,你的慧命就会死亡,不为众人爱护,不为智者所喜,临命终时,更会堕入三途受苦!”
像佛陀这么尽理、恳切、严厉的教诫,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击中罗侯罗的心,他发愿今后要重新做人!
再好的稻谷,把它碾成米,里面仍有些糠末,必须要用净水淘洗,才能洗净。像罗侯罗虽然有很好的种姓和善根,但必得要佛陀的法水为他洗涤一番,才会清净无染。
从此才成为密行第一的证果大阿罗汉。
曾记得中央电视台有则公益广告:
一位年轻妈妈在给儿子讲小鸭的故事,讲完后,母亲去给孩子的奶奶端洗脚水洗脚,那个年幼的孩子见了,便跑去了卫生间……
当妈妈给孩子的奶奶洗完脚,回到自己的房间时,发现儿子不见了。
回头一看,只见她的儿子正颤颤巍巍地端着满满的一盆水,蹒跚地走过来童声童气地说:“妈妈洗脚。”妈妈欣慰地笑了……
随后电视画面上跳出了一行字“其实,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每当看到这则广告,都非常感动
古语有:遗子万金不如教子一经。一个家族的传承,不是指财富、官职的传承,而特指文化与观念。父母对孩子三观的形成可以产生多大的影响。父母境界有多高,三观有多正,孩子人生之路就有多宽!
我们去鱼市场,摸一摸鱼,双手便沾满腥味,我们到香铺买香,轻触香料,双手就散发清香。所以善人如沉香,恶人如鱼腥,父母所做所为将是孩子日久必然相濡相染。
说谎的罗睺罗,经过佛陀的感化,成为神通的阿罗汉。千年前,佛陀已为我们做了一次完美的亲子教育示范,值得现代父母参考。为心找一个家。